首页  |   新闻  |   产品  |   技术  |   企业  |   E杂志  |   贸易  |   经理人  |   排名  |   在线研讨会  |   展会  
设备采购  |   企业  |   资讯  |   贸易  |   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业经理人 > 正文
栏目导航
 数字化制造  金属加工  工业自动化  汽车制造 
 塑料工业   包装工业  电子工业   半导体 
 仪器仪表   物流
赞助商链接
推荐商家
 
落实两大应用需求,产业升级先人一步
——访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骏

http://www.sooq.cn2014年03月31日

  2013年8月,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发布,计划中的各项工作随即陆续展开。国家对两化融合的重视再一次地,在迷茫于市场变化和产业升级压力的工业企业耳边,吹响了集结号;呼唤着产业关注的焦点,加快向着曾经只为先知先觉者了解和应用的先进理念聚集。

  会当此时,就在2014年2月,工信部将苗圩部长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讲话摘录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相关资料发布在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上的次日,施耐德电气进一步落实了其当前工业领域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在于实现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以及节能减排的理念——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在海南博鳌召开客户峰会,推出了其PlantStruxure™协同自动化架构的核心构件,集PLC/SCADA的特性、DCS的优势以及能源管理功能于一体的PlantStruxure™PES和嵌入标准的以太网,从底层实现工业以太网连接和通讯的ePAC,Modicon M580(莫迪康M580),以及以服务为导向,可以与PlantStruxure™无缝集成的ATV御程系列变频器。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徐骏

  信息化与节能减排,市场竞争突围之道

  为什么中国的工业企业最迫切的技术需求集中在信息化和节能减排上?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骏言简意赅:因为出口和投资带来的增长正在失速,市场在压缩,竞争在加剧,工业企业要生存,要维持在市场上的地位,就必须要提高生产和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从而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降低成本;前者只能通过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实现,而对于后者,节能减排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十分明显。宏观上,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这两驾的长期驱动力出现了下降;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在机械制造业等受出口业务影响巨大的行业、重化工行业等受投资影响巨大的行业,已经叶落而知秋。对于中国经济整体来说,结构调整和模式转变势在必行;而对于具体的各个工业企业来说,如何度过难关?市场形势已经不再是需求持续扩大,生产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断重复投入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增加能源的消耗,同时产生大量污染的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因而像以往那样单纯地关注劳动生产率,追求单位时间、单位人员更高的产出已经不够了。现阶段,工业企业必须要开始思考如何提高生产的时效性,如何实现“producing more while using less(生产更多、消耗更少)”。

  何为“生产的时效性”?徐骏以矿山企业为例进行了说明。矿山如果能够在需求出现时再开始,并且是没有任何延迟地开始生产,无疑可以大幅降低库存压力;如果能够让矿石运抵和火车车皮到位的时间完美地重合,无疑将最大限度地压缩运输所需要的时间。这样的生产就是高时效性的生产。这样的生产能够让工业企业以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速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而要实现这样的高时效性,必须要实现整个价值链、整个物流链的整合,构建起实时数据采集、实时决策支持、决策实时影响生产管理系统动作的完整架构。这也正是PlantStruxure™协同自动化架构将要提供给工业企业的。

  对于集团性的工业企业,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价值尤为凸显。一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数十甚至上百个工厂的集团企业,其集团层面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在传统的技术框架下,实时有效地地掌握各地工厂的生产信息是不可能的,生产的时效性当然也就更无从保证了。而以PlantStruxure™协同自动化架构为例,其在自动化技术、现场工业以太网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够保证实时收集工厂现场信息数据的实现;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能够使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迅速上升到集团的运营管理总部;其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直观地呈现出各地工厂的生产状态,包括是否处于不健康、亚健康的状态;更能将集团层面的管理决策迅速地转化为特定工厂,甚至是设备级的动作,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迫切需要提高生产时效性、灵活应对需求变化的工业企业来说,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是最根本、最突出的应用需求了。

 [1]   

(IIANews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施耐德电气全新品牌价值定位——“模力非凡” [ 2014-05-04]
施耐德电气产品安全性再获权威测评机构认证 [ 2014-04-23]
施耐德电气软启动器常见故障报警解决办法 [ 2014-04-21]
施耐德电气眼里的智慧工厂 [ 2014-04-21]
Ethernet/IP 与 EtherCAT的对比分析 [ 2014-04-16]
施耐德电气实施全国首个区域可再生能源监测项目 [ 2014-04-11]
浅析DCS控制系统接地的应用与要求 [ 2014-04-09]
PLC的自诊断和自处理介绍 [ 2014-04-04]
电力监控系统在黄金水岸大酒店中的应用 [ 2014-04-02]
UniMAT PLC在暖通行业的应用 [ 2014-04-02]
威尔士啤酒厂为增强灵活性升级工业以太网 [ 2014-04-02]
第十二届中国自动化年度评选SFAE钢铁领域节能项目获得服务创新奖 [ 2014-04-02]
利德华福高压变频器在7100kW/6kV吸风机上的应用 [ 2014-03-18]
现场总线技术在水泥余热发电项目中的应用 [ 2014-03-10]
施耐德电气PlantStruxure™ NOW! “创变始于现在”客户峰会亮相海南博鳌 [ 2014-02-21]
搜企(sooq.cn):
反馈】  【论坛】  【评论】  【打印】  【关闭】 
  会员反馈, 更省时: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快速反馈    (无须注册,立即填写下列信息,直接回复厂商)
姓名:* 行业:
部门:* 职位:*
单位:*
省份:* 市/区:*
区号-电话:*
手机:
传真: 邮编:*
地址:*
邮件:*
主题:


验证码: 看不清

   

 
SooQ 电话:010-65307950 62625666 传真:010-65307859
Copyright ©1997-2025SooQ.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工业设备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