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在注塑和吹塑容器的加工设备和产品加工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在管材型材成型方面的发展也更为成熟。但在薄膜挤出方面,则相对步伐慢些,尤其表现在共挤吹膜方面。当然,在简单吹膜,包括流延膜、压延膜甚至双向拉伸膜方面情况相对好些。对于吹塑薄膜生产线的选择,Alpha Marathon东亚及泛太平洋区总经理孙伟佛先生如下分析。
Alpha Marathon东亚及泛太平洋区总经理孙伟佛 |
1. 中国吹膜设备制造商所能提供的设备技术和经验与国际水准相差较大,共挤方面更甚;
2. 能够可靠用于共挤各种功能性技术薄膜产品的原料相对欠缺;
3. 中国很少真正拥有丰富的共挤薄膜加工经验和工艺知识或专利产权的薄膜生产商,更不用说自主研发能引导巿场运用的共挤薄膜产品。
而正因为涉及以上三方面的欠缺或相对落后,使得相当多吹膜加工行业的新投资商在选择吹膜设备时迷失了方向,尽管他们并不缺少资金。
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同行买何家设备,他也买何家的;或盲目地买高价的,但根本不知是否值得,或不懂为何如此贵。这正如中国俗话说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恰恰忘了另一俗话“不怕货比货,只怕不识货”。
对于正确选择吹膜设备,孙先生建议,要买到物美价廉的吹膜挤出设备产品,确实有必要懂得一些基本要点或元素。这些因素包括:
1. 选中的设备在设备本身和工艺方面是否能满足所需薄膜产品的生产;
2. 在吹膜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对应的设备合作商是否技术领先、可靠、工艺经验丰富;
3. 所包括的核心技术主要为模头、冷却风环、膜内冷却和顶端摆动牵引;对于挤出机或收卷机,甚至是前端的原料输送混配单元,由于中国的设备制造商或用户已在这些部件上达到一定水准,应更易鉴别;
4. 选用的设备是否能用最简捷必要的工艺部件合成生产线,不折不扣地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是依靠或混杂了不少增加成本和使用维护麻烦的非必须部件;
5. 选用的设备是否可在能耗、原料消耗最少的情况下完成生产任务,包括使用较廉价的原料;
6. 是否能尽少地储存备件也可保证可靠的正常生产状况;
7. 是否有专业的本地语言操作系统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操作麻烦或失误;
8. 是否能在付出设备大部分款项前就能验证所将获得的设备是完善且胜任生产任务的。
若能把握以上几个基本点,一般在吹膜新项目的设备投资上,就能避免失误或吃亏;同时请牢记:尽量做到货比三家,这总是有帮助和必要的。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