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8年人大政协两会回顾
08年3月的两会召开正逢南方雨雪冰冻天气刚过,当时汽车行业也处于节后产销两旺的时节,汽车业两会代表的提案代表了行业的特定环境的呼声。
08年两会汽车业代表提案现在看来很多都很有对未来发展问题的针对性,尤其是针对所在细分领域的针对性建议很多。
尹家绪
议案:关于大力发展小型车的议案
议案:扶持自主混合动力车实现产业化提案
议案: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建议
左延安
议案:关于建立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议
王凤英
议案:健全节能减排鼓励政策 优先发展高品质小排量车
李进巅
议案:关于解除皮卡城市限行的建议
郭振甫
议案:引导支柱型制造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议案:应取消皮卡城市限行政策
李书福
提案:关于对研发用进口样车取消3C认证
提案:加强报废车回收再利用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提案:关于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整车技术标准
提案:建议出台胎压监测与爆胎安全控制强制性标准
葛均波
提案:关于加大改装车监管力度和细化相关法规的建议
冯世良
提案:残疾人车辆违反交规已到了非整饬不可的程度
王洪军
议案:加快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
鲁冠球
议案:2008年人大会议的5点建议
议案:下乡创业 进城就业
应该说目前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的待遇较高,其中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很多,对行业领域的问题也看得较深。但很多问题是综合性问题,必须从各部门角度综合采取措施。
1、关注小排量车发展是共性主题
两会的汽车业代表对小排量的发展感到忧虑,到08年连续三年的小排量车危机已经成为汽车业的最大问题。从近几年乘用车发展看,车辆的高档化大型化趋势不减,导致中国汽车增长未老先衰,增长乏力。
国家08年在此已经做出很多政策改善,如9月的消费税调整,这对产品结构调整推动较快。
但目前仍有最大的困惑:小排量标准是什么?鼓励政策出台应有标准先行。但目前标准明显滞后,导致汽车研发领域的对应性不强,处于困惑阶段,甚至出现前期的微车企业胜利大逃亡现象。
2、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持
自主创新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国家政策明确要求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而08年以来自主创新已经有很多的成果出现。但行业管理中还有很多与自主创新的支持不协调的地方,例如自主创新的投资抵税等政策成为等很多厂家当时发展自主品牌的效益影响因素。而个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独立性较强,相互的协调性不强,企业要投入很大精力忙于对应各种政策间的平衡。
3、健全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行业技术发展的主要依托,而且是中国汽车业国际化线路和有效自我保护的重要屏障。
是完全参照国际标准还是自主发展特色标准似乎也有不同的声音。但是近两年的排放标准的行业效果显示,部分国际零部件企业发展借此获得巨大的商机,而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因此出现很多波折起伏。08年下半年的商用车国三标准实施与世界经济衰退共同导致近期的商用车走势严重的下滑危机。标准的成本太高的背后就是行业发展的大起大落。
4、加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意义重大
汽车零部件的厂家回收再制造的意义重大,不计有利于节能减排,而有利于消费者降低维修成本和经销网络的售后体系的发展。08年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有效促进,试点后的未来发展应该更快。
二、09年的提案方向估计
世界经济下滑带来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度大幅增强,政策成为抑制下滑、保增长的核心支撑。人大和政协两会对经济工作的动态也将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而09年的两会的汽车业预计也将成为关注会议关注焦点,汽车业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核心先导支柱产业。
1、刺激内需要有效改善消费环境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购买力的大幅增强。实现购买潜力的有效释放,核心在于消费环境的改善。
中国乘用车普及已经到了普通消费群体普及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群体的购车能力已经基本拥有。这些潜在群体的购车需求很脆弱,但也很强烈,其群体广大,这是刺激内需的核心拉动力,如何有效拉动是关键。
有效减免消费者养车的车辆固定缴纳费用。中央提出汽车下乡的英明决策,但很多大城市郊区或所属县乡的农村用户购车后卖要交类似贷款道路通行费等固定费用。这些钱在较富有的有车族中似乎感觉1年千元左右压力不大,但很多农村用户很少开车进城,算计半天而不买的居多。城市普通市民也是一样一样的感觉,开车次数不多,固定费用不少。
2、加速新能源车的产业体系建设
新能源车的国家支持政策很明确,目前也出台很多补贴措施。但对于新能源车的自主概念明确不够,部分大客车外购一套国际零部件跨国集团的现成混合动力系统用,实现有效匹配搭界就享受产业补贴。很多这样的几台、几十台的批量生产,很难实现整整的产业化。有补贴就有市场,没补贴也就没市场,这样不是自主发展的核心之路。
我们的很多产品发展并非产业强力鼓励的结果,例如当年的农用车和如今城市遍地都是的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等。
新能源车的产业化只有进入主流消费领域才能快速发展,培养出国内自主的新能源车产业体系才能使我们超越发达国家。我们有这样多的大集团和独立乘用车企业,其结盟的体系性推进将对发展新能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补贴的有效性。
3、政府采购自主品牌车不必躲躲闪闪
此次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对采购自主品牌公务车似乎又是无果而终。
A、 自主品牌需要政府作为。
记得我08年初以政府政务公开的方式查询过政府用车采购自主品牌的情况。正式的回复结果是:没有相关公务用车统计调查,因没有自主品牌的定义,不知啥是自主品牌,何谈支持和状态说明。我很理解,这不是一个政府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但这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
实际核心问题是政府购车预算标准过高,自主品牌价格低,虽然性能相近,但不花自己的钱谁不买一个更贵的。各方面的阻力让很多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中央政府如果控制不了地方行为,至少可以率先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B、政府采购自主品牌的态度对合资企业也是巨大的帮助。
合资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建立属于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健全相应的研发体系,使品牌的各项指标满足进入政府采购的要求,否则就只能看着这个政府采购机会的丢失。
4、做好09年车市保增长的状态监控和新一轮措施准备
在政府快速有效的刺激政策的大力推进和舆论信心等的终有成效的工作下,目前汽车市场已经有了很多转好的亮点,09年车市有望恢复合理增长。但中国近期经济危机来源于外部,而美国等经济趋势尚未稳定。因此清醒的头脑和对应环境的调整措施都是必须的。微轿下乡等跟进措施都需要提早的考虑。同时应对危机需要协同行,类似个别媒体记者恶意诋毁等试图建立行业垄断的枪手行为也是与当前群策群力的环境格格不入的。
5、拉动汽车消费信贷
汽车消费信贷门槛高,手续繁,利率高。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也提到了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希望有关政策早日出台,因为这是不用国家财政花钱,只要出政策就有长久促进汽车市场发展的作用,消费信贷是绝大多数国家汽车市场的最主要支撑力量,也是目前能够进一步促进国内汽车市场增长率再提高的最主要因素。
建立消费信贷的征信体系,对提升汽车信贷运作效率降低贷款风险等意义重大。这是不需要太多资金投入的社会体系性管理的组成,也是汽车以及其他消费信贷的有力支撑。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