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制动系统中,为了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需要连接一个助力装置来减小驾驶员的踏板力。汽车制动助力器是汽车安全性的关键部件。根据有关法规,轿车的踏板力在200~250N之间,货车在300~450N之间。
目前,汽车上所用的助力器大多采用真空助力器。如用于机动车辆的真空制动助力器,带主缸的真空助力器,带主缸的真空助力器,变助力比真空助力器等。真空助力器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生产条件要求多、成本高。
汽车液压制动助力器克服了上述问题,它具有安全性好、助力比高、输出力均衡、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方案实施:本汽车液压助力器装于汽车的制动总泵处,在制动总泵上有一个,制动缸,制动气缸中设有制动活塞。本助力器包括一个本体和本体内的助力活塞,其中本体与制动缸固连在一起,助力活塞顶压于制动活塞的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力活塞的中部有一个圆盘开的凸肩,此凸肩的边缘与本体的内腔为蜜封接触,凸肩将本体的内腔分隔成前腔和后腔,且助力活塞的凸肩处有使前腔与后腔相通的通油孔;助力活塞的后部呈圆筒形,其后端密封联接一个活塞封盖;助力活塞的后部与活塞封盖共同形成一个调整腔,在调整腔内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后端穿过活塞封,一个与制动踏板联接的制动推杆的前端可与活塞的后端杆的后端接触,在活塞杆的前端设有使上述通油孔开闭的堵塞装置;在本体的侧部设有一个电泵和一个与本体前腔相通且可根据前腔的油压大小来控制电泵开闭的接触器,电泵接于一根由前腔至后腔的通油管路上;在本体中还设有一个进油孔,进油孔与本体的后腔相通,且在进油孔上设置单向阀。
制动原理: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通过制动推杆的前端顶压于活塞杆的后端,就可以使活塞杆向前移动,带动助力活塞顶压于制动活塞上,产生一定的制动力。同时,活塞杆的向前移动使活塞杆前端的堵塞装置关闭助力活塞中前腔与后腔之间的通油孔。此时,油液不能由后腔进入前腔内,导致前腔中油压降低,接触器会使电泵的电路接通,电泵开始工作。在电泵的作用下,油液会由前腔进人后腔,形成高压起到助力作用,进一步使助力活塞顶压制动活塞,产生较大的制动力。同时,后腔内的高压还使处于后腔进油孔处的单向阀关闭。
当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制动推杆后退,活塞杆前端的堵塞装置开通,后腔内的油液很快就通过通油孔进入前腔内,使前后腔内的油压一致。这时,接触器会使电泵的电路断开,电泵停止工作。此时,助力活塞也后退,恢复至初始状态。同时,单向阀也导通,油液由进油孔进入后腔,再通过通油孔至前腔内,形成循环,为下一次制动作准备。
汽车液压助力器中,所述的堵塞装置,包括一个挡块,此挡块设于活塞杆的前端,且处于上述的通油孔中,在挡块于助力活塞之间设置前弹簧。通过前弹簧顶压于挡块上,使得挡块不会堵住通油孔,保持通油孔的畅通。但在制动时通过活塞杆的作用,可将挡块顶压于助力活塞上,此通路关闭。在上述的汽车液压助力器中,所述的活塞杆上套有后弹簧,后弹簧前后端分别顶压于定位套和后弹簧座上,定位套套于活塞上杆上,且其前、端与挡块接触,后弹簧座与活塞杆固连。
最好是在活塞杆的前端设置一个挡沿,此挡沿将定位套限制于活塞上。显然,定位套在活塞杆上是可以滑动的。
在上述的汽车液压助力器中,所述的定位套与活塞杆之间、定位套与调整腔内壁之间有通油空隙。通过通油空隙,可使后腔内的油液进入调整腔内;接触器是由开关、开关活塞和开关弹簧所组成,三者由外至内依次装于本体中,且在本体上开有一个通孔,此通孔使本体的前腔与开关活塞相通,上述的开关串接于电泵的控制电路中。当前腔内的油压处于较高值时,开关活塞会在油压的作用下克服开关弹簧的弹力,使开关活塞收缩,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也就使电泵的控制电路断开。当前腔内的油压下降后,油液作用于开关活塞上.的力减小,开关活塞会在弹簧的作用下顶压开关,使开关导通,电泵就开始工作。本汽车液压助力器就是利用前腔中油压的变化,来控制电泵的通断,达到助力的效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汽车液压助力器的优点在于:
1.于助力器本体的前腔与后腔的液压差可达到4060倍,因此,其助力比也可达到60以上,功能明显优于普通的真空助力器,作效率高。
2.本助力器本体中前后腔可以设计得较小,使整个产品的体积很小,有利于实际的安装和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3.本助力器中助力活塞是直接顶压于制动气缸的活塞上,即使是电泵出现故障不能工作,也可推进制动活塞产生制动力,因此非常安全可靠,其结构十分合理。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