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晶硅太阳能企业不同,汉能控股集团正在品尝收获的喜悦。
7月15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意见》同时指出在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同时,控制光伏制造总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2012-2013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也显示,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实验室研发、关键和高档生产设备制造、新一代光伏电池的研发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在此之前,太阳能产业新兵汉能控股集团已经意识到技术领先的重要性,并在最近一年间实施了三次并购动作,从而一举跃升为全球薄膜太阳能顶尖企业。2012年9月,汉能宣布成功收购德国Q-CELLS子公司、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制造商Solibro,该企业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全球最高的模组转换效率,达17.4%;2013年1月9日,汉能并购全球领先的CIGS薄膜太阳能组件制造商——美国企业MiaSolé,形成对汉能已有技术的有益补充;7月25日,汉能宣布成功并购美国Global Solar Energy公司,成为规模、技术上皆领先全球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目前,汉能掌握非晶硅-锗、非晶硅-纳米硅、铜铟镓硒等7条全球领先的薄膜技术路线,薄膜太阳能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到15.5%,研发转化率最高已达18.1%。
所有努力正在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回报。今年7月,汉能为北京宜家安装的太阳能薄膜光伏屋顶电站实现并网发电,至此实现为五家宜家商场完成屋顶太阳能薄膜光伏电池板的安装,正常运行后,这些太阳能电池板的年均发电量将超过160万kWh,满足宜家商场总电力需求的10%至15%。此外,汉能与广东河源农夫山泉基地合作的4.82MW屋顶电站已并网发电,与广州佛山一汽大众合作的10MW光伏电站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倡导下,一些大型央企开始进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7月30日,中航工业集团400MW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首批20MW项目正式在石家庄开工。
国务院发布的“光伏国六条”直指困扰光伏行业的并网发电、发电量收购、补贴发放不到位、融资困难等问题,并明确指出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促进合理布局,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更是从电价补贴上明确了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电量补贴,补贴资金将通过电网企业转付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位。这些利好政策正加速分布式发电光伏应用春天的到来。
由于薄膜光伏组件具有能耗低、无污染、柔性可弯曲、弱光响应性好、光照角度要求低等优势,最适合分布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技术需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应用与光伏建筑一体化。
“薄膜化和柔性化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未来和总趋势。随着太阳能薄膜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应用将愈加多样化,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能看到第一辆量产的太阳能汽车首先出现在中国,书包、衣服都可以用薄膜太阳能制做。”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告诉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