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务

智慧水务产品需求加大 解决问题仍需多方发力

ainet.cn   2016年06月16日

  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剧增,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相应的智能化设备需求也明显增大。但在创新和绿色发展的行业背景下,中国智慧水务仍面临着众多挑战。

  “世界将经历巨大变化……”施耐德电气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全球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赵康说。预测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34%;40%的全球人口生活在水资源不足的阴霾之下;水资源需求量预计将增长55%。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大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也指出,在目前已有的206个示范项目行业分布中,水务项目占到24%。ppp模式的推广,必将带来水业界面升级,城市水环境一级开发将成为城市水环境服务领域在未来五年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可见,智慧水务的作用与日凸显。赵康表示,在物联网领域,未来5年内,互联互通的设备数量有望翻番,这就需要能源优化、过程优化,借势“互联网+”,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正与IT系统和大数据服务手段紧密结合。

  不过,在智慧水务产品需求不断加速的同时,众多的挑战也与机遇并存。

  “目前,企业仍处于试水的阶段。”据施耐德电气全球解决方案事业部水行业/智慧城市业务总监杨虎进介绍,智慧水务的市场很大,但目前的市场也是无序的。比如,对智慧水务概念的标准不到位,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一种信息化、简单概念的移植可能都会被理解成为智慧水务。

  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智慧水务的具体需求理解不够明确。目前,尚无一个行业通则的标准,对什么是智慧水务尚不清楚,以为“数字化改造”就是智慧水务。

  第二,数据孤岛。在一些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市政管网资料分散,很多数据是丢失或不连通,出现了数据孤岛。而要使用“智慧水务”概念的时候,可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打通这些所需的数据链。

  第三,管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欠缺等。目前,还有很多作业操作基本依赖人工,基本数据靠人工收集,出现的问题靠人工分析等。

  如何运用智慧水务解决这些难题?

  杨进虎认为,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持续优化运营,通过对用户端的不断仿真,以实现科学的分析;基于平台的集中监控与运维管理;同时使用先进的基础自动化设备。

  “智慧水务是从生产的前端,一直到用户端,涵盖整个水循环周期。建立智慧系统,不仅要有创新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远程自动控制;高效准确的信息收集管理方式,保障安全生产运行同样重要。”杨虎进说。无论企业管理层、运营调度层或是生产控制层,都可以进行主动监测、采集、分析和辅助日常及应急决策,使水务资产更加高效、长期和可靠运行,真正实现“智慧水务”。

  另外,赵康也建议,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技术提供者、运营者、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参与。政府应该制定规范,加强政策法规的监管。而从技术提供者、运营商以及总包商的角度看,建立先期联合体可能会比较好。三方加强互动合作,有助于更好理解痛点,在产业上推广新技术。

(转载)

标签:智慧水务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