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维打击”源于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表示高维空间对低维空间具有碾压的能力。在商业领域,“降维打击”常被用于形容某家企业通过拔高自己的维度,碾压了行业中的同类公司。今天就为大家解答,如何形成降维攻击的王道之势?
“降维打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中,说的是三维空间生物一旦进入二维空间中,解体后将二维生物毁灭。
对一家企业来说,整个生态圈整个产业链的良好运行,保证了这家企业的盈利。但若其中一环出现问题,链断了生态崩溃了,企业便出现了问题。商业上的“降维打击”,其实是另一家公司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这种新的商业模式颠覆了其他公司的利益,而那些老公司却无法适应新的商业模式而消亡。
本文就为大家解答如下两个问题:
1、物联网的普遍视野盲点在哪里?
2、降维打击发力点在哪里?如何形成王道之势?
推进工业物联网的落地
团队间的价值观、理念要趋同
物联网智库创始人彭昭提到,智联网时代是一个从点到线、到面的一个立体的思维模式。所以说,如果想形成这样一个降维打击,首先要看到整个思维的地图,包括每个维度是什么样子的。
目前大家对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维度讨论较多,在组织或者商业模式上面存在思维盲点。
现在团队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团队并不是你非得在一个物理空间,然后一起共事。而是一群人有一个共同理念、共同价值观,朝共同的目的前进。现在各种开源的社区非常活跃,实际上那个团队是更加紧密黏合的一个团队,我们如果想推进工业物联网的落地,团队之间的价值观、理念一定要趋同。
物联网的未来是构建生态
每个人都要成为组织的发起者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博士,在组织维度,也补充了自己的观点:从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的角度来说,未来是构建一个生态,生态最关键的一个核心词叫做涌现,会有无数的组织,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组织涌现出来。
一个组织是不是活跃,就看这个组织内部是不是能够不断长出新的组织,很多互联网企业都会有这样一种架构、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一种制度,去保证组织不断涌现。
很多互联网企业中间,有一种机制叫你要成为一个leader,而不是一个manager,每一个人都是组织的发起者,什么是组织的发起者呢,你要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很多人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之后,你自己需要去组织各种各样的资源,你需要带领大家围绕这个目标去完成这个任务,去协同。这种组织不是说是一种命令式的,不是你的部门经理要求你这么做,而是你自发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组织呢?因为你面对的客户的需求,市场需求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快速的,你如何来应对这样的变化,就是需要这样的组织去保证。
四步骤推进工业物联网
建设可复制的杀手型应用场景
包括我们的商业模式也是需要进一步梳理的,之前很多公司在讨论到底什么是工业物联网杀手级的SaaS应用。之前很多人看好预测性维护,相关初创企业有的做的很好,但有的就不太成功。
其实商业模式界定的场景,如果从财务的维度上来测算,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场景。就是财务测算的入口和出口是什么,你的投资回报是怎么测算,这个很难界定。有的人说到底是智能化的产品带来的效率提升还是我这个人带来的,这很难测算。我们不怕这个场景小,但是这个场景容易测算,测算周期短、容易复制,这样的场景其实是更适合作为杀手型应用的场景。
我觉得每个企业都有降维打击的潜力,只不过是需要梳理每一个场景,你的边界在哪,你的模式是什么,你的分工界限是什么。所有企业工业数字化的推进路径大致上可以梳理成4步:
1、建造数字孪生。
2、增强产品功能。
3、改善服务模型。
4、变成一个工业物联网平台。
只有按照这样的方式,一个一个步骤来推进工业物联网,不怕速度慢,主要是你这个场景可复制性强,那就是最有生命力的应用场景。
彭昭提出:“我相信一句话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未来的价值是数据、是平台、是应用,如果相信这个未来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不断地加强我们行业里面的分工,然后被集成,以合作的心态彼此协同合作,一定会形成降维打击的态势。”
通向零成本试错之路
建设赛博空间和物理空间的闭环赋能
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朱铎先朱总参与一本书叫《三体智能革命》,我们看到了物理世界、思维世界和一个数字世界。今天的降维是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赛博空间构造一个新的能力、新的维度,然后去打击你的线下。
赛博空间,它最大的价值之一,用一句话来概括,叫做“通向零成本试错之路”。
我们过去有一个概念叫做零库存,当然零库存永远不可能实现,零成本试错也不可能,但是它是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今天所有的数字孪生商业、研发、生产、物流配送,都可以在虚拟的空间里面更加高效、低成本和精准地去仿真、模拟、优化物理世界,然后再反馈到现实世界。在这样一个维度里面你做的越好,你越具备线下的打击能力,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