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看 IBM 混合云和 AI 战略如何走向一路繁华

ainet.cn   2021年04月08日

  摘要从注重手工创造的古代走进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现代,对工匠精神的追求是不断演变且历久弥新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追求,使得 IBM 的“鲁班计划”及“鲁班平台”应运而生,成为了 IBM 混合云、数据和 AI 蓝图落地中国的重要力量,并且承载了 IBM 基于混合云和 AI 战略,与合作伙伴及客户寻求共同创新、创造的光荣与梦想。...

  众所周知,鲁班作为春秋时期的发明家,两千多年来,其名字和有关他的小故事,一直广为传颂。而作为“百工圣祖”的鲁班,其流传给后世的,其实不单单是工具这么简单,最重要的则是渗入血液的“工匠精神”。

  从注重手工创造的古代走进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现代,对工匠精神的追求是不断演变且历久弥新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追求,使得 IBM 的“鲁班计划”及“鲁班平台”应运而生,成为了 IBM 混合云、数据和 AI 蓝图落地中国的重要力量,并且承载了 IBM 基于混合云和 AI 战略,与合作伙伴及客户寻求共同创新、创造的光荣与梦想。

  “在开放、创新的时代里,企业需通过现代化的混合多云架构,这样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才能够同时满足降本增效的需求。这个架构具备什么样的要素?我认为这个架构体系必须是开放的,要有安全以及合规的框架,要非常容易管理。同时,应用和数据可以在任何环境、任何云上部署和流转。因此,这一定是一个开放的混合多云平台。”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副总裁姜锡岫如此说道。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副总裁 姜锡岫

成立全新团队

IBM 将以变应变做到极致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强调了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变化”呈现常态化趋势的现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对于 IBM 这样的科技公司来讲,应该如何予以应对呢?答案当然是“以变应变”。

  事实上,走过百年的 IBM,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功转型。无论是从不断演变的企业 logo,还是不断调整的战略方向,都可以看出 IBM 深深嵌入到自身灵魂当中的“求变”基因。不得不说,IBM 就是一个极佳的转型范本。

  时至今日,进入混合多云的时代,IBM 不仅斥巨资收购了开源领域的领导厂商红帽,并基于红帽 Openshift 打造了开放的混合云平台,同时还将基础架构管理服务业务分拆出来成立独立公司,从而专注于开放的混合云平台和 AI 业务。而进入 2021年,IBM 大中华区通过整合包括软件部门、硬件部门和伙伴生态部门在内的多方资源成立了科技事业部,旨在以技术为中心,通过客户体验的形式,帮助客户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姜锡岫表示,在新的时期,IBM 在倡导成为一家技术挂帅的公司。因此,在过去几年,IBM 不断把自身混合云及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力注入企业级应用,希望通过不断地技术沉淀和实践,能够凭借以红帽 OpenShift 的企业级开源技术和 IBM 企业级人工 AI 技术所打造的 IBM 混合云平台,不断满足企业的独特诉求,成为混合云和 AI 技术方案的提供商和技术伙伴,进而抓住 75% 的关键性业务应用还未上云这样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从一个痛点说起

用户体验的价值尽在于此

  在记者看来,混合云和 AI 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导技术趋势已毋庸置疑。因此,IBM 整合多方资源成立科技事业部、聚焦这项业务自然是一项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不过,正如“出水才见两腿泥”所说的那样,效果如何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事实上,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服务升级,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高效、便捷、安全以及持续优化的技术手段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如此来看,最终所有的关注点都要归集到“痛点”之上,而解决客户痛点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加强客户对技术价值的体验。在姜锡岫看来,一直以来,IBM 都是通过客户体验以及客户反馈的方式,适时地落地和改进自身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而与客户一起获得敏捷、协作、创新和有价值的合作体验,而这正是客户珍视 IBM 的重要原因。因此,IBM 回归技术价值的根本也就不足为奇了。

  IBM 认为,应用程序的现代化、智能预测结果、大规模自动化以及安全为要这四个方面,将是混合云和 AI 时代企业更为关注的几个要素。为此,IBM 成立科技事业部,将之打造成了包括数据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人工智能应用、网络安全等业务在内的服务团队+包括客户成功管理、车库创新体验中心以及包括中国开发中心在内的技术支撑团队,具备了前端业务服务+后端技术支撑的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能力。其中,车库创新团队和客户成功管理团队将会从售前到售后,全方位聚焦客户体验的提升,从而成为改善合作伙伴及客户体验的两个重要举措。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客户成功管理部总监朱辉表示:“当客户拥有了我们最新的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的产品之后,如何落地到他们的业务系统当中、如何切入到他们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过程当中、如何通过我们的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技能确保我们的产品的特长能够最好地展现在他们的业务系统当中,并在新的业务创新中能够发挥极致的作用,这是我们组建客户成功管理团队的初衷,这是一支由 IBM 架构师组成的技术团队。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客户能够将产品和技术的能力转化成自己新的业务价值和新的生产力。对于客户来讲,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客户成功管理部总监朱辉

  与客户成功管理团队更注重售后技术服务不同的是,车库创新团队更侧重于如何在售前帮助客户利用 IBM Garage (车库创新) 的方法论,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利用 IBM 混合云和人工智能产品,进行规模化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用敏捷开发的方式,和客户一起定义和开发出最小可行性解决方案 (MVP) 并通过部署上线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以点代面,验证 MVP 可行之后,再把 Garage 的方法推广到整个企业,进行更大规模的创新,为企业成长和业务增长带来更多的价值。”IBM 大中华区车库体验中心主管鱼栋说道。

IBM 大中华区车库体验中心主管 鱼栋

  以 IBM 的服务客户扬子江药业为例,针对流程管理的优化,扬子江药业希望找到不仅具备技术先进性,还要具有产品更新迭代能力的统一管理平台。最终,基于这两个原则,扬子江药业选择了 IBM Cloud Pak for Automation。该平台不仅可以帮助扬子江药业实现全面的流程自动化,并且有长期的产品迭代和更新计划。截至 2020年 7月,扬子江药业业务集成平台已长达 1314小时无障碍运行,累计处理了 1,502个任务项,办理完成流程达 141个。

“开放、AI 赋能、安全”三驾马车

为 IBM 全新战略保驾护航

  综合来看,具备了先进性的技术,并极致追求用户体验,此时的 IBM 似乎离既定的目标越来越近,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为此,采访中记者对 IBM 混合云与 AI 战略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混合云与 AI 战略走向成功需要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就是 IBM 与合作伙伴深度参与到客户的应用场景当中,与客户共同创新。另一方面是“对内”,就是需要硬件、软件与平台的协同创新。在记者看来,IBM 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于技术的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除此之外,“开放、AI 赋能以及安全”这三驾马车也为 IBM 全新战略的持续推进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就像姜锡岫所说的那样,IBM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而是要依靠强大的伙伴生态系统,与云服务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合作伙伴一起,在异构环境下做到无缝集成的同时,与客户共同寻求创新。为此,IBM 还成立了云参与基金 (Cloud Engagement Fund),将 10亿美元投入到生态伙伴的赋能当中,鼓励生态合作伙伴通过使用 IBM 开放的混合云技术,更快更灵活地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关于 AI 赋能,IBM 中国开发中心总监吉燕勇在阐述“鲁班计划”的第二个亮点时提到,IBM 的混合云是一个开放的、安全的,贯穿了企业级 AI 能力的混合云平台。其中 IBM 的企业级 AI 的与众不同之处包括 IBM 研究院 Project Debator 技术进行产品化之后的自然语言(包括商务语言和业务术语等)理解、AI 赋能的自动化、可信的 AI 这三大亮点。

IBM 中国开发中心总监 吉燕勇

  关于安全,在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网络安全业务主管冯靓看来,安全应该是现代化的安全,不再是端点的堆叠。为此,IBM 推出了现代化的产品 Cloud Pak for Security,它能够提供开放的连接,并且可以随处运行,保护客户的投资。基于此,客户就可以用一个平台集中管理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数据,从而在不移动数据的情况下快速获得安全洞察,并且可以快速地做出响应。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网络安全业务主管 冯靓

  “未来的企业的技术架构一定是容器化的架构。IBM 集全公司和生态之力希望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把未来的技术架构做好,通过四个维度:现代化、预测、自动化以及安全,为企业提供这些能力。我们依托的产品和服务就是 Cloud Paks。其中,伙伴生态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要为他们赋能,把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变成他的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姜锡岫如此总结道。

  文章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作者:路沙

(转载)

标签:IBM 混合云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