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工厂”(Lighthouse Network)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遴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 4.0”示范标杆,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路者,代表世界数字化制造最高水平。入选“灯塔工厂”,需要对产业有明确的价值创造,在生产效率、运营敏捷度、生态可持续等企业经营指标上实现重大提升,需集成至少5个达到世界级领先的技术用例,并搭建了可扩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用例的规模化复制。此外还需要有匹配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
日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21年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中信戴卡秦皇岛铝车轮工厂在全球上千家候选工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成为全球汽车轮毂行业首个入选企业,标志着中信集团数字化转型又一重要成果落地。2021年9月30日,中信戴卡灯塔工程发布活动在中心戴卡举办,发布会由专家论坛、灯塔工厂现场成果发布等环节组成,仪式后,活动嘉宾共同参观了“灯塔工厂”。
中信戴卡成立于1988年,是中信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大陆第一家铝车轮制造企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发展成为集汽车铝车轮、底盘系统、动力总成、生产服务型业务等多元产品和服务为一体的大型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集团。公司具有国际先进的低压铸造、锻造、铸旋、高压铸造、差压铸造、真空铸造、重力铸造等七种生产工艺制造能力,是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国内铝车轮出口量第一,全球汽车零部件一百强第58名。2020年5月,中信控股、中信戴卡、华润水泥、工业富联设立联合子公司——信润富联,并以中信戴卡六号工厂为试点之一,聚焦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打造世界水平的“灯塔工厂”。铝车轮六号工厂是中信戴卡以30多年制造技术经验为依托,汇众人之智、博众家之长,集全体戴卡人力量,倾力打造的铝车轮行业“灯塔”,实现年产轻量化铝合金车轮300万件。六号工厂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领着戴卡车轮制造核术再升级,70%以上的智能化装备采用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模、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能源环保及制造技术方面进行开创纵发咖放叫用,整体制缝、技术水平先间行业5-10年。
中信集团董事长朱鹤新在9月29日全球灯塔工厂网络年会上的发言中表示,数字化发展正在重构经济竞争新格局、产业演进新模式和企业发展新要素。中信集团正全力建设“数字中信”,构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深入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中信戴卡获评灯塔工厂,将为中信集团数字化转型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建产业链协同发展生态,并为相关行业的数字化变革积极探索有益经验。中信集团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有产业的深度融合。旗下中信控股牵头整合集团内外的先进产业资源和关键技术,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建设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协同中信戴卡共建“灯塔工厂”,实现了以效率为中心的卓越制造,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信戴卡高度柔性的自动化生产线可同时生产多种不同样式的轮毂
汽车轮毂个性化要求差异明显,生产工艺复杂,环节多样,部分核心环节依赖主观判断和人工经验。中信戴卡“灯塔工厂”聚焦这些行业痛点,运用AI、5G、大数据等,打造数字化精益管理平台,在产线全线关键工序用智能调整系统代替人工调整维护,让生产线进行实时、精确地检测和自学习,无需人员参与,并持续优化知识图谱,沉淀工艺经验,减少对人工经验的过度依赖。借助数字化赋能的柔性制造系统,实现敏捷制造,将最小生产批量从300件降到1件,使“一件订单”的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更好地应用到“千车千样”的车轮毂场景中。通过应用AI视觉检测和智能调机闭环,以及X光无损探伤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对轮毂进行检测-生产调节,实现了检测作业人员减少50%,效率提升40%,成为数字化质量管理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首创性案例”。

人员巡检智能化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
总体上,中信戴卡“灯塔工厂”项目实现了生产成本降低33%,设备综合效率提升21.4%,产品不良率下降20.9%,能源使用效率提升39%。该灯塔工厂的经验已在中信戴卡全球多个工厂推广复制,并将在中信集团旗下先进智造、先进材料领域的其他子公司进一步推广,推动生产、管理、研发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发展。中信集团还将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对外输出智能工厂建设经验和工业互联网能力,深入开展在特种机器人、工业软件、芯片产业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探索,形成先进智造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新动能,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