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管理

WAIC 2023智能趋势论坛盛大开幕,携手行业大咖共赴“双碳之约”

ainet.cn   2023年07月07日

7月6日下午,"智助双碳 有迹可循" WAIC 2023智能趋势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聚焦智能技术在实现碳中和和ESG目标方面的创新应用。汇集了智能制造、新能源、建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企业代表,分享他们在绿色低碳化转型方面的经验和最新成果,探索智能技术如何助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旨在聚焦碳中和和ESG创新发展的前沿趋势,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瞄准关键领域,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制造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政策对全产品生命周期及生产运营低碳化持续提出新要求,零碳/近零碳发展已成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法案CBAM1等一系列绿色新政加速推进企业低碳发展。与此同时,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标准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借助数字化碳管理工具和综合性零碳技术方案,来实现可持续性的节能减排。

以环境、社会、治理为核心,重塑企业价值

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周瑾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之一发表致辞。她表示,绿色低碳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各个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和智能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了能效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地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希望论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通过深度交流,积极探索绿色低碳产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不断释放产业的活力和潜力。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红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李俊峰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红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李俊峰在演讲中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表示,能源是大宗消费物质,其绿色低碳的替代,一方面是清洁、绿色、低碳和安全,更重要的可以大规模利用。最新的研究结论表明风光是最可靠和大规模利用的新型能源。

能源系统变革逻辑在于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创新,即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通过创新解决所有问题。发展新能源是这 场发展转型成败的关键,也是重大的投资机遇。新能源和新能源电力发展关乎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只有通过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才能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仇保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仇保兴提出城市为主体的“双碳”战略的四点理由:第一: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间的GDP竞争已转向GDP与减碳双轨竞争;第二:“从下而上”“生成”碳中和体系,与“从上而下”“构成”行业碳中和体系互补协同;第三: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占75%);第四:城市包括农村和原野,有利于因地制宜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

城市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可分为工业、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市政)五大模块,实现碳中和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工业文明思路锁定,需要多方面的创新,政府自上而下主导的减碳可与行业自下而上主导的减碳形成互补,城市的新发展动力来自于“碳中和”战略的实施。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石安

当前产能过剩、同质化、需求疲软是工业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且三个因素相互掣肘,形成一个死循环,而只有不断创造新的需求才能有效破局,从0到1的创新出发,到产业规模化,再到商业规模化,更有效的帮助产业可持续发展。

跨界升维,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端到端的净零解决方案,是从碳排查到碳减排,到碳抵销,以及碳认证的辅导过程,在实施一个碳中和解决方案的同时,可能创造了其他的问题。如何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系统性,规模化的赋能中国的工业体系,是企业思考的关键。

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潇

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潇表示:2050年前电力系统实现生产近零排放,之后为实现碳中和提供负排放。电力将是减排力度最大、脱碳速度最快的区域。新增电源装机主要为新能源发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阳光慧碳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零碳解决方案与服务“ 提供商,建立了全球碳管理服务能力体系,打造了基于阳光慧碳SaaS平台的国际化碳资产开发和交易服务,目前拥有CCER、VCS、GEC等交易通道,实现了国内国际绿证全品类覆盖。

提供行业领先的云边端一体化智慧综能解决方案;布局了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等前沿技术赛道。同时也成功落地零碳工厂、零碳园区、零碳医院、零碳交通等多个典型应用场景。未来阳光慧碳将携手全球零碳合作伙伴,打造专业、高效的零碳生态圈。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网络与信息安全官 胡建钧

绿色新政将对中国企业带来双重影响企业出口成本压力增加促使企业加快碳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帮助企业应对绿色新政,西门子提出推动科学闭环碳管理,充分发挥物联网、边缘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化创新技术,科学高效掌握碳足迹信息,并提升数据可信度、准确度、透明性,为绿色低碳提供数据基础。持续优化与改进,实施碳减排、碳抵消举措,设定科学碳中和目标,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俞海斌

工业企业在“双碳”时代背景下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企业可从能碳信息监测、碳能协同管理、低碳运营优化、降碳工艺改造等层面入手,建立可持续低碳运营体系。8成的排放来自电力、冶金、建材、石化和化工等流程工业企业,那么顺应企业发展需要,30年来,中控技术一直致力于帮助这些企业做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那么在“双碳”背景下,中控技术近些年也持续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帮助流程工业企业低碳化发展。

蚂蚁集团数字科技事业群工业与能源总经理 陈相斌

陈总分享的蚂蚁集团自身碳中和计划和经验,以及和产业融合在碳中和领域的探索成果。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上下游可信协作, 数字化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其中碳矩阵包括:

1、 首先通过科技监测手段,自动化获取碳排放数据,提高准确率、降低人工成本;

2、 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可以动态掌握企业实时排放状况,从而科学的设定碳管理目标、发掘减排潜力,助力低碳转型;

3、借助区块链构建的数据生态价值链,企业还可以将碳排放数据进行对外披露、绿色贷款等生态场景应用,从而助力企业低碳发展。

4、ESG信息披露在建立数据库,希望加强ESG信息披露技术能力支持

在碳排放的来源中,城市建筑开发过程的占比高达40%。AECOM中国区高级副总裁、ESG可持续战略与发展负责人张祺演讲中探讨了ESG与数字化的城市空间如何永续发展。他表示,未来城市空间面临着组织与开发模式转变,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深度融合等八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城市空间除传统经济财务指标,其环境,社会,治理(ESG)也将备受关注。『城市ESG』的意义在于聚焦现状, 解读可量化的城市表现;基于表现, 展开可评估的需求界定;匹配需求, 选择可定制的规划举措。数字化工具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底座。城市服务 x 数据化 x ESG,为城市用户创造看得见摸得到的使用价值。

在圆桌论坛环节,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网络与信息安全官胡建钧、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 张磊、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韦、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俞海斌、远景智能零碳业务运营中心主任张旸,围绕人工智能在减碳过程中的应用,碳管理平台的创新,以及如何平衡减碳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智助双碳 有迹可循。智能趋势论坛为全球智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推进绿色低碳社会发展向前更进一步。

(智能网)

标签:WAIC 2023智能趋势论坛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