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工博会之后,非夕科技带着满满创新科技和诚意再次亮相2024年工博会。这一次,非夕希望能向外界传递“应用无界,创新不止”的理念。多年的技术积累,成就了非夕技术和产品的独特性。非夕机器人工业副总裁陈仙勇表示,公司在工业领域开辟了更多新的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传统工业领域。我们也希望能在今年的工博会,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去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的可能性。

新方案、新产品首次亮相
在本届工博会上,非夕科技首次带来了整车车身综合应用展示。非夕把过去多年在汽车领域各方面的成熟应用集合到了一起,包括车门漆面打磨、自动充电检测,挡风玻璃涂胶,点焊去毛刺以及服务器插装显卡和硬盘等,用户在展会现场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自适应机器人在汽车领域的各种应用,同时也体现出了非夕力控机器人的柔性操作。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一款新品——力控并联机器人Moonlight玄晖,该型机器人今年已正式开始批量销售。这款机器人兼具并联和力控两者优势,可以为接触式工业自动化带来全新的思路,也适配更多细分领域,它不仅能柔性分拣、搬运,还能打磨去毛刺,装配拧紧,柔性上下料等。
坚持仿人化的技术路径
陈仙勇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从非夕的角度出发,我们一直坚持仿人化的技术路径,非夕的自适应机器人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以类人的方式完成多种复杂任务。非夕可以说是另辟蹊径,这样的选择也给我们的方案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仿人化技术能够让机器人更好地适应人类环境,无需对现有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其次,仿人化设计让机器人与人类的互动更加自然和直观,这对于提升人机协作的效率和舒适度至关重要。此外,仿人化机器人在能力上更接近人类,能够胜任多种需要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任务,例如服务业、医疗护理和教育等领域,这为非夕机器人在这些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可编程和智能化的机器人
非夕的机器人方案能够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线,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为操作中的误差,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例如非夕的百叶窗柔性打磨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将打磨工序耗时减少80%,同时还提升了百叶窗表面处理的质量和一致性。
非夕的机器人方案通过高度的可编程性和智能化,能够快速调整生产流程,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有助于制造业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另外,非夕的自适应机器人对于误差和环境的容忍度很好,因此在调整产线时产生的成本会相较传统工业机器人低,对于那些特殊定制化的订单就有了更好的效益提升。
(智能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