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进博会将在上海举办
第七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同期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整体展览展示面积将超过42万平方米,将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虹桥论坛将举办主论坛和19场分论坛。
一句点评:开放的中国
中国机器人安装量位居世界第一
最新IFR报告显示,全球工厂运行机器人数量达4281585台,增长10%。2023年,全球新部署机器人中70%安装在亚洲,中国以276288台安装量位居世界第一。欧洲和美洲分别安装92393台和55389台,分别增长9%和持平。德国是欧洲最大市场,美国则是美洲最大市场。2024年全球机器人安装量预计将稳定在54.1万台。
一句点评:再接再厉
中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正式发布
中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华为原生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这也是继苹果iOS和安卓系统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此次发布的原生鸿蒙,实现了系统底座的全部自研,系统的流畅度、性能、安全特性等提升显著,也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目前已经有超过15000多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覆盖18个行业,通用办公应用覆盖全国3800万多家企业。
一句点评:真正的国产手机来了
2024 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布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工作的通知》的工作安排,经过地方初审、企业答辩、现场核查等环节,形成了2024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结果,共有49家公司上榜。其中、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通雄安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获得了等级“A”。
一句点评:实力的认可
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共同拉动近几年电力消费增速总体高于GDP增速。
一句点评:除了算力,还有电力
中国协作机器人“出海”大增61.72%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为11269台,同比增长3.52%。其中,协作机器人出口量为4182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1.72%;其他类型工业机器人出口量为7087台,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8.66%。
一句点评:中国队,加油
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发布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此次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按照具身智能、下肢运动、上肢作业、应用环境等分级要素,将人形机器人划分为L1-L4四个技术等级。《具身智能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则按照感知、认知、决策、自主等核心能力作为分级要素,将智能化等级从基础到高级智能化水平划分为G1-G5五个阶段。
一句点评:得标准者得天下
重庆将重点开发中高端机器人
《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已发布。根据《行动计划》,重庆将聚焦机器人应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机器人中高端产品,引育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提供一批机器人创新应用解决方案,重点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智能建造、公共服务、特种应急等。
一句点评:政策引领,机器人大步跟上
国家能源局通报七起光伏并网接入等典型问题
一、办理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时限普遍超期,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进度。二、违规扩大分布式光伏接入红区,限制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电网。三、办理分布式光伏项目更名过户业务不规范,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平接入电网。四、未按规定向个人户用光伏用户提供代备案服务,增加个人户用光伏项目备案负担。五、将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系统工程交由业主投资自建,增加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成本。六、结算分布式光伏电费时限超期,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收益。七、违规备案分布式光伏项目,造成分布式光伏市场壁垒。
一句点评:产业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
687台,海康机器人助力长安汽车数智工厂
近日,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在渝北正式挂牌,标志着长安制造全面数智升级。该工厂拥有800+智能化设备,每60秒下线一辆车。海康机器人作为合作伙伴,提供了687台重载、牵引、潜伏机器人及机器视觉设备,助力实现20%的制造效率提升和线体成本降低,广泛应用于多个车间,推动长安汽车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
一句点评:数字的背后是实力
隆基最新太阳能电池效率首次突破27%
近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报道了通过全激光图形化工艺使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突破27%的研究成果。这一突破标志着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首次超过27%,为基于晶硅材料的光伏技术和产业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一句点评:光伏遥遥领先
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将首飞
据小鹏汇天消息,“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即将亮相2024年中国航展。11月12日将在中国航展第二展区(斗门莲洲)进行全球首次公开飞行;同时,“陆地航母”也将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8号馆进行静态展示。
一句点评:期待商业化落地
充电宝厂商安克进军具身机器人领域
安克创新已经组建了具身机器人团队,由前小米智驾量产负责人刘方负责该团队。安克创新正在招聘平台放出机器人方向的本体工程师、Unity工程师、具身智能算法工程师、机器人产品经理等相关岗位。这意味着,这家靠充电宝、数据线等业务起家的公司,已经在为具身机器人业务储备人才。
一句点评:机器人不用为充电焦虑了
比亚迪季度收入首超特斯拉
日前比亚迪发布了2024年三季度业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2.5亿元,同比增长18.9%。单看第三季度业绩的话,比亚迪已经在营收上反超了特斯拉。2024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2011.25亿元,而特斯拉三季度营收换算后接近1800亿元。这意味着,比亚迪达成了电动车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一句点评:营收超越还不够,盈利超越才是强
知行机器人获B轮融资
知行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是一家专注于灵巧手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与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研发灵活、可靠、安全、智能的机器人手及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客户超过300+家,与国内50+家企业建立合作,积累了多个行业智能制造及自动化成功案例。
一句点评:具身机器人参与智能制造不远了
具身智能机器人灵生科技获千万级融资
北京灵生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千万级融资,将用于灵生类脑产品线研发,构建新一代人形和具身智能机器人通用类脑。通过这一系统,机器人能实现基础动作的泛化和涌现,包括物品的抓取、放置、推拉等。
一句点评:具身机器人进军物流分拣
思瑞浦解散MCU团队
国内模拟IC上市公司思瑞浦近日解散了其MCU团队。主要是因为MCU市场过度内卷,看不到盈利的希望。数据显示,目前国内MCU市场主要由国际厂商占据,国内公司市场份额较小,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2024年前三季度,思瑞浦的信号链芯片产品和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合计营收占比达到99.96%,MCU业务几乎未贡献营收。
一句点评:专注自己的强项赛道
西门子以106亿美元现金收购软件公司Altair
西门子宣布同意斥资106亿美元以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模拟软件公司Altair Engineering。西门子将为Altair每股支付113美元现金,后者估值达到106亿美元。Altair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向工业制造、消费品、能源和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客户销售数据分析技术和服务。
一句点评:硬件企业并购软件公司越来越多
NVIDIA 提供生成式 AI 工具
NVIDIA发布了Isaac ROS、Isaac Sim技术和开发人员指南,以及支持NVIDIA AI的生成式AI ROS节点。这些工具可帮助ROS开发人员在部署前创建和验证AI模型,增强机器人的感知、理解和决策能力。
一句点评:黄仁勋开始做生态圈了
苹果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6%
苹果公司发布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该季度总净营收949.30亿美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147.36亿美元,同比下降36%。苹果第四财季大中华营收录得150.33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58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的150.84亿美元。
一句点评:苹果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
韩国餐饮业越来越多使用机器人“帮工”
韩国餐饮业近年出现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餐饮企业使用机器人“帮工”,以应对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上升的问题。据了解,机器人的月租费用在90万韩元(4617元人民币)至120万韩元(6156元人民币)之间。
一句点评:机器人也开始去餐厅打工了
韩国芯片产量14个月来首次下降
韩国半导体产量一年多来首次同比下降,这是全球人工智能可能开始降温的另一个迹象。根据数据,9月全国半导体产量下滑3%,此前一个月增长11%。出货量增速也从8月的17%降至0.7%。不过,库存水平显示库存仍在快速消耗,9月同比下降41.5%。随着存储芯片需求见顶,该行业可能正在逐渐降温。
一句点评:人工智能步入正常发展速度
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
日前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反补贴税将于31日起正式实施。被抽样的中国出口生产商将被征收以下反补贴税:比亚迪:17.0%;吉利:18.8%;上汽集团:35.3%,特斯拉将被征收7.8%的关税,其他合作公司将被征收20.7%的关税。所有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将被征收35.3%的关税。
一句点评:竞争需要公平的环境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
由于集团整体业绩未达预期,韩国三星电子最近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其中半导体部门决定退出LED业务。同时,三星电子在半导体等优势业务板块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其股价今年以来已下跌超23%。
一句点评:“收缩”意味着“聚焦”
(智能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