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

83座加氢站!《天津市加氢站布局规划》征求意见;110亿!中天合创制氢项目开工;燕山石化成为华北最大燃料电池氢供应基地

ainet.cn   2024年12月23日

工信部:聚焦低碳技术,开展绿电—绿氢—石化耦合等技术标准研制

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聚焦低碳技术,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氢冶金、绿电—绿氢—石化耦合等技术标准研制。

《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发布

12月17日,北京市经信局在官网发布了《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京经信发〔2022〕62号)即日起失效。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有效期仅8个月。修订版删减了根据创业服务机构企业培育数量及孵化服务成效,择优给予不超过 50万元资金支持;删除了对重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分别按每项不高于100万元、30万元和20万等多项补贴内容。

83座加氢站!《天津市加氢站布局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12月18日,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网站发布关于对《天津市加氢站布局规划》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明确天津加氢站布局方案,规划到2030年,保留现状15座加氢站,规划新建61座商用加氢站,7座企业自用加氢站,新增加注能力为94000千克/日,全市日加氢能力可达106260千克/日,可满足4400辆氢燃料电池重型货车使用需求。

山东:2027年全省纯氢供应能力达20万吨/年

12月19日,山东省科技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在氢能方面文件指出,研发高效率、长寿命电解水制氢装置及关键材料,突破海水制氢、副产氢规模化纯化技术,以及高压氢气储运、固态/液态储氢等技术。建设氢能多场景融合智慧管控数据平台,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协同发展。到2027年,全省纯氢供应能力达到10万—20万吨/年,燃料电池产品装机量超过500MW,全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备。

浙江临海:购氢车补贴最高500万,加氢站建设补贴最高100万

12月13日,浙江临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求《临海市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在加氢站方面,对在政策执行期内审批建设,且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加氢站给予建设补贴,最高每站补贴100万元;对加氢站终端售价2025年底前低于35元/公斤的按照氢气实际销售量15元/公斤的标准补贴给加氢站。氢能源场景应用方面,对一次性购置10辆(含)以上氢燃料电池货车,按照整机价格的40%给予轻中型货车、重型货车分别不超过每台25万元、50万元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购置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按照整机价格的4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60万元;根据车型的区别给予氢能源车辆每公里不同价格的补贴。

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完善产业发展管理机制。推动可持续航煤、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绿氨等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

国际氢能理事会发布《氢能洞察2024》报告

近日,国际氢能理事会和麦肯锡近期联合发布了《氢能洞察2024》报告,盘点了氢能行业过去4年的主要进展。报告指出,虽然全球氢能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面临规模扩张带来的挑战,但自2021年《氢能洞察》报告首次发布以来,目前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清洁氢能项目数量从2020年的102个激增至2024年的434个,投资额也从约100亿美元飙升至约750亿美元。

以“氢”促“新”——“德燃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揭牌

12月18日,2024首届中欧氢能产业发展对接会在无锡举行,对接会上,“德燃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将与德国舍弗勒中心等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合作,整合国际领先的技术和资源,为无锡加快打造氢能源产业链贡献力量。

清能股份与同济大学强强联手成立“氢能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

12月17日,清能股份与同济大学在上海滴水湖正式举行了“氢能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成立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旨在大力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同济大学科技、项目、人才优势和清能股份资金、产业优势,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决定强强联手,正式成立“氢能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

耦合绿氢100万标!宁煤完成国能集团绿氢耦合煤合成氨示范

截至12月18日,宁夏煤业烯烃二公司累计引入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清水营制氢厂绿氢100万标方,成功实现了煤化工行业可再生氢耦合示范,填补我国光伏制可再生氢耦合煤制合成氨系统运营的空白,进一步推动了宁夏煤业公司绿色发展。据了解,清水营制氢厂是国家能源集团在可再生氢耦合煤化工领域的首次尝试,利用12万千瓦光伏供电,光伏碱性电解水工艺制取氢气,总制氢规模为1.5万标方/小时,设计年产量为3080吨。该厂设置16台(15开1备)碱性电解槽,所制氢气经纯化99.999%后加压并通过管道输送至烯烃二公司合成氨装置。该厂所产的可再生氢代替部分灰氢后,将有效推动灰氢转绿、以氢换煤、绿氢降碳,平均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2万吨,平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4万吨。

俊瑞集团与双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12日,俊瑞绿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双良集团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举行座谈交流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动开发风光绿电,拓展氢氨醇站车一体化项目落地,前瞻性布局装备制造和电解槽测试维保基地,以及双方发挥各自在当地的产业优势,为当地政府引进投资机会,共同打造氢能产业生态集群,推动应用端商业化发展。

美锦能源:全国首家氢能交易平台上线

12月16日,美锦能源举行全国首家氢能交易平台上线仪式。中国氢能交易平台将围绕制氢厂、物流企业、气体贸易商、加氢站、工业客户等主要用户,提供价格资讯发布、线上挂牌与交易、线上签约与支付结算功能,为供需双方提供一站式交易服务。

燕山石化成为华北最大燃料电池氢供应基地

12月18日,燕山石化1万标准立方米/小时氢气提纯设施完善项目投产。至此,燕山石化燃料电池氢总产能超过8000吨/年,可为京津冀地区提供24吨/天的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燃料电池氢供应基地,对中国石化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助力北京地区氢能源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氢源项目」

投资25亿!鄂尔多斯7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开工建设

12月18日,元鳇能源年产7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在鄂托克旗开工建设。元鳇能源年产7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建设周期为18到24个月,总投资约为25亿元。据悉,元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驭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利用生物质气化获取二氧化碳,耦合新能源绿电,合成绿色甲醇。

中国石化建成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

近日,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建成。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绿氢结合的模式,每小时可生产绿氢20立方米,既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探索了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了新路径。项目采用工厂化运行方式,利用青岛炼化水上光伏电站生产的部分绿电通过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产氢气并入青岛炼化管网用于炼化生产或氢能车辆加注,生产过程完全在工厂内进行。

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备案

12月18日,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项目获备案。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新建制氢规模为56000标方/小时的制氢站,同时设置氢气压缩储存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据悉,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并网型示范项目,规划总容量风电50万kW,理论年发电量为14.50亿kWh,氢氨满负荷370MW,同时配套总储能容量为50MW/100MWh的储能系统。

绿氨45万吨/年,天楹通辽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项目开工

近日,内蒙古天楹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风光储氢氨一体化产业园示范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产业园宝龙山工业园区内。该项目总投资37.0亿元,计划新建一座氢氨工厂及其配套设施,共配置33套制氢单元,每个单元配置4套1000Nm³/h电解槽设备。合成氨建设规模为45万吨/年,其分为3条产线,每条产线设计能力15万吨/年。项目投产后,通过配套光伏与风电部分合成绿氨,打造风光储氢氨一体化产业链生产线,可实现年制氢量6.5万吨,年合成绿氨45万吨。

中天合创风光制氢一体化及绿色降碳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开工

12月18日,总投资110亿元的内蒙古乌审旗风光融合一体化项目和绿色降碳升级改造项目开工。据悉,中天合创结合配套设施建设绿色降碳升级改造项目和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绿氢/绿氧耦合以及新建50万Nm³/天LNG装置、CO深冷分离、30万吨/年醋酸装置、20万吨/年醋酸乙烯装置、绿氢3万吨/年、光电288MWp、风电450MW、220kV线路60.36公里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等,总体设计批复概算约110亿元,实现绿电、绿氧、绿氢耦合发展。

「技术·装备」

中科清能5吨/天氢液化装备下线

12月17日,中科清能自主知识产权5吨/天氢液化装备成功下线及系列产品签约仪式在巩义市举行。此次中科清能自主知识产权5吨/天氢液化装备成功下线,是郑州乃至全省氢能领域的重大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大规模低温氢液化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为更大规模氢液化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我国液氢产业技术的进步。活动现场,中科清能分别与河南利源集团燃气有限公司、国内知名核磁公司进行销售协议签约。

「储运项目」

神木市政府与氢易能源签订有机液态储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

12月12日,神木市政府与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机液态储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神木举行。签约仪式上,双方就项目合作、神木市情及氢能产业发展等有关情况进行介绍,神木市常务副市长韩秀晋与氢易能源董事长王斌签订有机液态储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

获陕西省科技厅重大支持!氢易能源牵头建设陕西省常温常压液态氢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12月18日,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陕西省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运行工作指引》(陕科办发〔2021〕22号),经研究,同意建设“陕西省常温常压液态氢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据悉,陕西省常温常压液态氢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由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参与共建,氢易能源董事长王斌担任技术总师,是国内首个有机液态储氢领域的省级平台。

「技术装备」

中广核携手中海油,国内首套单机功率100kWSOFC发电系统研制成功

12月16日,由中广核研究院和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的100k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电系统完成满功率出厂测试并包装发货,标志着国内首套最大单机功率百千瓦级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制成功。据悉,该产品历经7年研发,先后经历五次型号迭代,经检测认证,该系统核心模块发电效率超过60%,累计运行时间上万小时,性能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全国首台GVPI技术500MW级全氢冷发电机在琼安装就位

近日,全国首台采用GVPI技术的500MW级全氢冷发电机在位于三亚的华能南山电厂气电扩建项目主厂房成功安装就位,为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冲刺投产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据介绍,GVPI技术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介电强度,以及良好的导热性和抗潮性、抗辐射性。

「氢交通」

协氢新能源签订6亿元氢能无人机订单

12月18日,协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氢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1000台百公斤级出口农业用氢能无人机合作协议。这笔大订单总价值6亿元,将由协氢新能源池州生产基地合作生产。此次订单中的H100氢能植保无人机,搭载高性能植保专用飞控与高效离心喷头,支持多种智能喷洒模式,最大起飞重量达100公斤,载重50公斤,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此外,起飞重量为200公斤和400公斤的货运氢能无人机也将于明年1月相继亮相。

全国首艘内河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成功下水

12月18日上午,海大清能设计送审并提供氢动力总成和供氢系统的全国首艘内河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东方氢港”号成功下水,据悉,本艘内河氢燃料电池集装箱船舶船长64.9米,宽12.6米,排水量约2000吨,搭载2套额定功率240KW氢燃料电池,储氢系统能储存氢气550公斤,以及将储氢系统、供氢系统、氢燃料电池、锂电池、推进操纵系统和数字孪生系统有机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控制系统,续航里程约380公里。

兰石集团氢能大巴完成跨区域试跑

12月17日,兰石集团氢能大巴自兰州新区兰石集团产业园区出发驶向兰州市区,这是完成园区内试跑之后,首次实施跨区域试跑。经过两个小时行驶,氢能大巴完成从兰州新区到兰州市区再回到兰州新区的往返车程。

「综合利用」

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

12月16日,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投产。据悉,该生产线链接全球创新资源,集成中冶京诚、普锐特等行业先进装备和技术,建设1台1900mm单流板坯连铸机,形成150万吨高端、绿色低碳汽车板用材料生产能力。主要开发汽车结构用钢、超低碳钢、汽车大梁钢等产品,产品规格为板坯宽度900mm-1900mm、厚度230mm-250mm。

吉林松原签约纯绿氢冶金项目

12月16日,吉林省省政府、松原市政府在长春分别与中国钢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纯氢冶金项目合作协议。据悉,中国钢研决定在松原布局“绿电—绿氢—纯氢冶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全球首个绿氢多稳态竖炉工业化示范工程,对于钢铁冶金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吉林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必将起到强有力推动作用。

中国石油首个“氢代油”绿色钻井示范工程启动

近日,中国石油首个“氢代油”绿色钻井示范工程启动,国内首套1.5兆瓦一体橇装式氢能热-电-水三联供装置,在中国最大的油气田——长庆油田正式投入运营。该氢能热电联供装置,由中国石油宝石机械与重塑能源合作开发。产品最大净输出功率超过1500kW,工作环境温度可达-30~50℃,基础发电单元设计寿命超过40000h,并支持2000m高海拔工况运行,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功率响应速度快、零碳无污染、安全高效等显著优势,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项目一次开车成功

近日,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拿总设计的内蒙古宝丰煤基绿氢与煤化工耦合碳减排创新示范项目首系列各装置顺利开车投产,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建设年产300万吨烯烃,是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广泛应用了多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全球现代煤化工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

舍弗勒在上海成立氢能子公司

12月16日,舍弗勒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欧元,该公司由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由德国NDUSTRIEWERK SCHAEFFLER INA-INGENIEURDIENST GMBH 100%持股。

醇氢科技完成1.35亿美元PreA+轮融资

12月18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醇氢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融资金额1.35亿美元,投后估值超15亿美元。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快市场布局及醇氢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生态链合作发展基础实力。

丰田加码中国氢车市场,19亿日元增资华丰燃料电池电池

12月17日,亿华通发布公告,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丰田汽车拟共同向合营公司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增资共计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61.35万元),两家公司各自拟增资金额为9.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80.68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华丰燃料的注册资本将由45亿日元增加至6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185.60万元),亿华通对华丰燃料的持股比例仍为50%保持不变。

「氢能出海」

出海!隆基氢能签约北欧电解槽订单

隆基氢能近期与某欧洲客户成功签订电解槽系统采购订单,将为位于挪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绿氢项目提供多台套千立方级的安全、高效、低电耗的Hi1系列电解槽及其辅助系统(BoP)。该项目计划于2026年开始运营,通过以电子燃料(e-fuels)替代化石燃料,为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作出重要贡献。

「国际动态」

韩国放宽城市加氢站规定,允许在学校附近建加氢站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2月18日公布《高压气体安全管理法施行规则修正令》,其中包含放宽加氢站间距等规定,支持城市加氢站扩建,将于明年5月实施。根据规定,加氢站只能安装在距离学校、日托中心和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至少17至30米。距离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物的住宅,至少12至20米的地方。

英泰力能(IE)推出新型氢燃料电池

英泰力能(IE)日前推出新型氢燃料电池,有望开启乘用车零排放的未来。IE的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商业可行性的交钥匙解决方案为乘用车市场在英国开发的第一个发动机形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堆的功率为157千瓦,比类似的乘用车替代品更强大热交换器体积缩小30%,为汽车制造商带来包装优势技术推广可为汽车行业带来变革性变化。

丰田、本田拿到日本政府巨额补贴

近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斋藤健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披露,为了加强本国电池供应链,日本政府承诺向丰田汽车、日产汽车等相关的动力电池项目提供高达3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4.4亿元)的补贴。

欧盟委员会批准30亿欧元德荷氢能全球进口计划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已批准一项30亿欧元(31.2亿美元)的德荷计划,从非欧盟国家进口绿色氢,在德国和荷兰销售。德国和荷兰将分别向H2Global双重拍卖计划承诺27亿欧元(28.1亿美元)和3亿欧元(3.12亿美元),该计划将以最低成本购买绿色氢,并以最高价格在欧盟出售。预计将支持全球近1.9GW电解产能的建设,援助将通过竞争性招标程序授予,委员会表示,这可能会在2025年完成。

(来源氢能储运与应用)

标签:中天合创 燃料电池氢 加氢站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