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华盛控发布60公斤码垛机器人;英伟达与14家人形机器人公司达成合作丨市场观察

ainet.cn   2025年01月13日

市场经纬

2024年1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的企业名单(第一批)。此次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的企业数量共27家,涉及本体制造企业、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应用集成企业。

1月7日,珞石机器人宣布日本子公司ROKAE精機与日本IDEC集团旗下的IDECファクトリ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IDECfs)宣布达成战略合作。IDECfs正式成为珞石机器人在日本市场的经销代理商,为日本客户提供先进且优质的机器人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思谋科技透露,目前搭载思谋大模型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已实现大批量交付,为全球客户检测数十亿批次产品,帮助客户提质降本增效。未来,思谋将持续加码技术创新和扩大产品落地场景。

1月9日消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制定《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培育产业链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款,实现规模化行业应用不少于100项,量产总规模率先突破万台。

1月9日,德马科技官微宣布与源络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凭借各自优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德马科技充分发挥其机电软研发能力,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以及大模型在机器人上的应用,为源络科技提供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支持。

1月9日消息,凭借Intertek天祥集团专业的检测认证服务,玖物智能成功斩获国内行业首张叉车AMR ETL证书及首张玖物智能花篮AMR ETL证书,为玖物智能的产品叩响了北美市场大门。

1月8日,机器视觉企业凌云光发布公告,公司已经完成对工业相机企业JAI公司的收购,目前持有JAI 100%股份,本次收购的最终现金对价约为1.025亿欧元(7.76亿元人民币)。

1月8日,安培龙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管理层非常重视人形机器人用力传感器的研发及投入,并已在积极布局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市场拓展以及专利申请。截止目前,公司用于机器人场景的单向力传感器及力矩传感器已开发完成,目前已接到小批量订单,正在有序交付及验证中。

1月8日,华盛控总部基地落成。当日,华盛控60公斤码垛机器人及全新系列并联机器人产品的亮相。随后,机器人实验中心的揭牌,更是深化了华盛控与欧姆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月8日,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2025年的目标是生产数千台Optimus,初期将在特斯拉工厂进行测试;假设一切顺利,明年(2026年)我们将实现10倍的产量,既明年目标生产5到10万台人形机器人;然后在2027年再增加10倍,既至少50万台。

1月7日,凯尔达官微宣布,公司被评定为杭州市“未来工厂”。凯尔达未来工厂配备了FMS机加工无人车间、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全自动机器人喷涂线、综合性能自动测试等。

1月7日,英伟达发布在机器人领域的多项最新技术成果,并展示了他包括14家企业合作伙伴的“机器人军团”。其中有6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宇树、智元、星动纪元、银河通用、傅利叶和小鹏。

1月7日消息,2025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将着力高质量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并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其中重点项目之一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将建成投用。

1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推出的大型纪录片《大东北》持续热播,新松在第九集《向新而行》重磅登场。视频中,仅26秒,移动机器人就能与上位控制系统对接,自动更新生产任务,自动匹配车型信息。短短60秒,就能将一辆汽车合装下线。

1月6日,鑫精诚传感器官微宣布,牵头承担深圳市科技重大专项——“用于多指灵巧手的指关节微型六维力传感器研发”,成功立项为2024年度深圳市科技重大专项智能机器人专项项目。

1月6日消息,智元机器人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上海库帕思科技公司,发布了基于全域真实场景的百万真机数据集开源项目AgiBot World。

1月6日,动土科技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产品可用于仿生机器人,也包括机器狗;仿生机器人多关节协同运动对总线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公司AUTBUS总线基于TSN、IPV6技术,能够大幅减少线束,同时有效降低系统复杂度。

1月5日消息,代工厂和硕共同执行长郑光志受访时表示,和硕内部已成立专门的机器人团队进行研究,期待今年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可以展示一些成绩。共同执行长邓国彦说,已订出5年计划,希望可以看到全新和硕。

1月5日消息,目前优必选公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比亚迪汽车工厂的第一阶段实训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效率提升了一倍,稳定性提升了30%,相关优化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预计在今年Q2具备规模化交付条件。

1月3日,新剑传动年产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产业化项目奠基仪式成功举行。该项目总投入26亿元,其中一期投入10亿元,建设工程技术应用AI自学习串联数据达到产品质量可靠性,形成年产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智能物联制造产线。

1月3日,电子业巨头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透露,鸿海正与英伟达合作,采用后者的软件技术和硬件平台,在中国台湾南部的高雄市研发专注于服务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产品前哨

1月1日,哈工大张立宪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小航”登陆中国空间站功能测试在轨验证成功。作为一款能够行动自如的智能机器人,“小航”还具备舱内巡检功能,能够穿梭在空间站内,并对空间站进行定期巡检,实时监控整个空间站的状态。

12月26日,上海矩阵超智集成系统有限公司发布全尺寸双足通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MATRIX-1。机器人机身高自由度关节实现了贴近人类的灵活动作、抓取力量与精准操作能力。

1月7日,石头科技在CES 2025展会上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仿生机械手的扫拖机器人G30 Space探索版(海外型号Saros Z70)。据悉,这款扫拖机器人搭载了全球首创的5轴折叠仿生机械手,实现了从二维地面清洁到三维空间掌控的跨越性进阶。

1月7日,禾赛科技在CES 2025正式发布面向机器人领域的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达JT系列。据悉,该款新品自2024年Q4起已开始向客户量产交付,广泛覆盖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扫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1月9日消息,法国波尔多Pollen Robotics SAS公司推出了其新一代模块化开源人形机器人平台Reachy 2。据悉,该服务机器人有四种配置:带有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基座的双臂或单臂移动机械手,或带有固定基座的双臂或单臂。

1月8日,卡诺普发布新产品弧焊机器人Pro——CRP-RH14-10-W Pro和CRP-RH20-06-W Pro。产品凭借其高精度、低误差率、高效能等特点,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方面展现了巨大优势。

1月7日消息,一项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刘新华团队的创新发明——多功能集成化太空采矿机器人(专利公开号:CN116276873A),目前已经通过初审,即将进入实质审核阶段。

CES 2025展会上,美格智能的合作伙伴阿加犀联合高通,全球首发了人形机器人原型机——通天晓(Ultra Magnus)。该人形机器人内置了美格智能基于高通QCS8550计算平台开发的高算力AI模组SNM970。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消息,该校研究团队近日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有效实现了磁控软机器人在多种场景下的应用突破。

1月6日消息,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推出的四川首台全自主产权的双足式商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预计今年3月开始进行部分量产。

(来源高工机器人)

标签:英伟达 思谋科技 IDECfs 德马科技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