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

四大关键能力打造下一代供应链

ainet.cn   2025年01月14日

在上周刚结束的CES 2025上,埃森哲与凯傲集团、英伟达合作展示了如何重塑仓库自动化,携手开创供应链效率新时代。这一合作进一步强化埃森哲在下一代供应链领域的领先能力,助力企业实现运营自主、安全的供应链,更好地为客户和消费者服务,创造新价值。

提升供应链成熟度对于全球企业而言迫在眉睫,领军企业已经开始投资下一代能力。那么,如何确保企业的投资能实现这一目标并促成切实的业务价值增长?埃森哲认为,打造四大关键能力尤为重要:互联互通的数字核心、先进的数据平台、本地化的采购和生产布局、敏捷的组织架构。它们共同形成了支撑企业部署和扩展下一代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并非新生事物,但其紧迫性正日益突出,事实上,它们对于充分发挥生成式AI等新技术的潜能必不可少,是整个运营体系能力成熟度持续攀升的根基。

新能源车企通过供应链集成平台实现高效协同及智能运算

一家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车企致力于持续提升供应链能力,实现从战略到执行、从客户到供应商的整体提效。埃森哲为该企业构建了供应链集成计划平台,包括:商业计划、产品线计划、供应计划、生产计划,最终完成了行业三大“首个”成就:构建了国内首个整车行业计划BOM体系,解决行业内难以进行产品层级的齐套计算的痛点;在整车制造行业首个尝试进行产品层级的ATP齐套计算,攻克行业内难以解决的复杂业务场景,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物料缺口和产能缺口分析,成为行业首创;在整车制造行业首个成功实施从需求到供应全流程打通的集成计划平台。

通过埃森哲成功实施的供应链集成计划平台,该企业达到了“高效协同,智能运算”的目标:从Excel的模式转变成端到端全流程线上化协同;从数颗物料作为齐套运算转变成支持物料加产能同时约束、支持业务选定的全关键物料的齐套计算;从供应计划与生产执行人工干预到基于平台计算结果实现全自动线上调产。整个项目为该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数字化工具,支撑其更好地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应对激烈的竞争。

关键能力一:互联互通的数字核心

许多企业仍在沿用一系列分散且陈旧的供应链管理工具,这些工具普遍由企业自行开发。近六成的受访高管坦承,其供应链的技术基础杂乱包含了大量的传统工具、多种企业资源规划解决方案以及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通用办公软件。

领导者需要优化企业平台、创建数据基础并部署云原生的平台及应用程序,以此加强自身的数字核心。依托这种由云、数据和AI等技术构成的基础,供应链网络可以运用一套互联互通的工具,整合从规划到执行的所有主要的供应链流程。领军企业拥有这些结构化互联工具的比例是其他企业的近两倍。

企业的基础工具组合目前具备怎样的先进程度和统一程度

某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商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全价值链的优化提效

某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商,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转型在五年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埃森哲帮助该企业构建了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包括主计划系统,需求管理、产销协同和内部订单管理等系统,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显著优化。

利用套装的供应计划解决方案来全面打通其供应链计划流程,帮助公司在整个供应和需求网络中实现平衡供需的全局优化目标。这使得该公司能够更灵活高效地制定生产计划,合理确定生产量,逐步转向以销定产,降低库存规模。

同时,自主研发的需求管理系统能够更精准地管理全球市场的需求,为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提供可靠依据。自主研发的产销协同系统加强了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实现了周节奏的协同和供需互锁。自主研发的内部订单管理系统提高了订单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各部门可以快速响应内部订单需求。

通过成功实施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该企业实现了订单交付的全链路可视,转型为以销定产的敏捷供应,以及优化了供应网络布局,达成了全价值链的协同提效。举例来说,内部订单满足率提升到97%,订单响应周期逐年改善了10%。整个项目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的投资。

关键能力二:先进的数据平台

数据质量欠佳仍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错误、缺失或过时的数据,加上多个系统使用不同数据格式导致的转换问题,使企业无法真正整合供应链,即跨越横向和纵向领域,与其他职能部门、客户及供应商紧密衔接。

解决之道在于,搭建先进的运营数据平台,整合形成统一且互联的数据模式,将数据转化为有实际意义且贴合业务情境的洞见。这种基于云的现代化平台有助于企业克服各种常见障碍,包括数据可访问性、可信度、就绪程度和及时性。企业迫切需要利用该平台连接供应链网络的不同部分。而AI系统也必须以此为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威力,增强和重塑运营工作流程。

我们的分析显示,领军企业部署统一互联的数据运营平台的比例是其他企业的3.3倍。截至目前,只有13%的受访企业已成功部署此类平台。

企业如何管理和使用数据

关键能力三:本地化的采购和生产布局

根据埃森哲调研,过去企业经历的业务中断事件已经促使许多企业开始着手消除其供应和生产网络中的薄弱环节,72%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施多溯源战略,而目前已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占比为42%,到2026年,开展区域采购的企业比例有望从38%增长至65%,而选择在多个工厂进行产品制造的比例预计也会从41%上升为78%。

企业需要掌握更为先进的能力来支持这些灵活的新模式,同时降低随之而来的复杂性。以往,企业利用集中式的生产和供应基地满足全球业务需求,管理难度相对较低,现在企业必须升级管理能力。在实施重大变革以实现供应链网络本地化并增强韧性时,企业应评估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数字成熟度,从而能够前瞻性地简化运营、改善资源分配,以及调整产能水平,最终收获更多价值。

关键能力四:敏捷的组织架构

企业内部往往存在很多运营孤岛,每座孤岛中又运行着太多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之间的互联程度极低,无法支持业务的有效开展。企业必须创建“全组织平台”,在整个企业中培养高度敏捷性。典型范例就是能执行所有财务、IT和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全球托管服务运营;另一种则是与产品相关的模式,贯穿了市场感知、客户体验、产品设计与开发以及产品组合管理。面向运营的端到端组织平台,能够在整个企业内部以及业务合作伙伴之间建立数字连续性,并且在从设计到服务的全过程中将产品和流程充分联系在一起。领军企业拥有这种能力的比例是其他企业的3.3倍。

敏捷组织的另一项关键要素是打造技能娴熟、善用技术的员工队伍。生成式AI正在支持全体员工参与流程的重新设计。这意味着一次难得的契机,企业可以在新型增效工具帮助下,组建起更加敏捷、更具适应性、更富生产力的员工队伍。为此,企业领导层必须描绘出愿景,并路径清晰地引导整个组织进行全面重塑。

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连续性

投资建设高度成熟的下一代供应链能力绝非企业的可选项。其目的不是逐步提高效率,或是最大限度地扩展当前运营。而是意味着借助新技术和新工作方式,从根本上重塑供应链,从而利用下一代能力持续攀升至更高的业务绩效水平。当前,许多灵活敏捷的企业与锐意进取的数字化初创企业已厉兵秣马,期望占据领先地位。面对这一形势,每家企业都必须付诸努力,果敢行动方能确保在市场中具备持续的竞争力。

(来源:埃森哲中国)

标签:埃森哲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