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多图显示!回顾2024年中国物流机器人的突围与挑战

ainet.cn   2025年02月12日

一、行业概述

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和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加速,物流机器人作为智慧物流的核心载体,正迎来黄金发展期。通过自动化搬运、智能分拣、实时库存管理等技术,物流机器人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与准确性,同时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中国虽起步较晚,但凭借政策支持和技术迭代,已成为全球物流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增长极。

二、行业发展现状

1. 国内市场:规模扩张与技术下沉

市场规模:2019至2023年,中国物流机器人行业规模从21.75亿元增长至1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3.5%。企业数量从3011家激增至3.93万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应用领域:制造业、汽车工业、电商物流是主要应用场景,合计占比超60%。其中制造业占比25%,居首位。

投融资热度:2023年行业投融资数量达134起,金额突破200亿元,资本持续加码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

价格与销量:2023年物流机器人销量达15.3万台,同比增长33.6%。价格自2020年峰值后逐年下降,中位数降至11.2万元,性价比优势凸显。

2. 海外市场:全球化竞争与区域差异

全球规模:2024年全球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1000亿美元,其中物流机器人分支2029年有望突破210.1亿美元。

区域格局:印度以35%的占比成为最大单一市场,中国、中东、非洲紧随其后。

技术专利方面,中国以92%的申请量占据绝对优势,远超美日。

头部企业:日本大福、美国德马泰克、德国赫斐尔等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企业如极智嘉、快仓等通过性价比和出海战略快速崛起。

三、驱动因素与核心技术

1. 政策支持

2022至2023年,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发布15条政策推动物流机器人发展,涵盖智能化升级、供应链创新等领域。例如《“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翻番,为人形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提供明确发展路径。

2. 技术突破

导航与感知:激光SLAM、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与环境适配。

智能控制:具身智能技术提升自主决策能力,5G技术保障低延迟通信。

软件生态:控制系统的优化与AI算法的深度集成,推动机器人向“智能化”升级。

四、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1. 产业生态图谱

上游:以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为核心,依赖进口的局面逐步改善。

中游:极智嘉、海康机器人等头部企业聚焦AGV、AMR、分拣机器人等产品。

下游:快递物流、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等行业需求旺盛,推动场景多元化。

2. 国内外竞争对比

国内市场:集中度低,极智嘉、快仓等企业通过技术差异化争夺份额。

出海战略:凭借性价比优势,中国厂商加速布局东南亚、北美市场。例如极智嘉海外收入占比70%,快仓与沙特资本合作拓展全球分销网络。

五、挑战与未来展望

1. 行业痛点

同质化竞争:产品功能趋同,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

技术瓶颈:复杂环境下的动态避障、多机协同仍需突破。

2. 发展趋势

场景深化:从仓储向制造、零售全链路渗透,复合型机器人应用增加。

全球化布局:中国厂商通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抢占新兴市场。

绿色智能:政策引导下,低碳化、低功耗技术成为研发重点。

结语

物流机器人正在重塑全球物流产业的效率与成本结构。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政策红利和技术积累,有望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未来,企业需聚焦核心技术自主化、场景创新与生态共建,方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资料来源于网络,海伯高斯研究团队整理)

(智能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物流机器人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