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能源收官之年,这一年新能源行业发展动向势必备受关注。到2025年,能源行业更需要提高新质生产力,为“十五五”发展做准备。
在光伏行业,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277.57GW,创下历史新高。到2025年,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两项新政策的出炉,上半年光伏行业将会出现“抢装潮”,而下半年企业们要想在内卷中立足,打铁必须自身硬,打造自己的护城河,在技术上做到领先和更新换代,光伏电池新旧路线也需重新定义。

此次借助CEEC 2025,记者采访了高景太阳能,探索2025年光伏行业的痛点问题走向及应对之策。
根据资料显示,高景太阳能推出了基于Topcon、HJT和BC技术路线的多系列高效产品,并已实现全技术路线组件量产。
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杨表示:“这三大主流技术路线我们都在做,但会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来调整投入。”
在李杨看来,高景在技术布局上有自己的一套打法,既要看得远,又要走得稳。高景给自己的市场定位是光伏行业的“集成专家”即集大成、成大成、益大众。
从优势上来看,高景可以同时走三条路线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第一,有硅片业务打下的供应链基础,能实现上下游协同创新;第二,生产线很灵活,通过数字化改造可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迅速生产不同类型的组件产品;第三,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客户只管用,其他交给公司。
目前,高景成立仅四年便跃居全球光伏行业前列,硅片产能达90GW,截止2024年,公司硅片出货量累计达到150GW。
李杨告诉记者,这是基于公司修炼五力的结果。
一是压舱石能力,高景将在自身产品力上抓住持续的技术创新、极致的用户体验导向和维持高标准质量这三个核心要素,不断刷新行业的技术与品质标准。
二是粮草官能力,高景通过制定贴合实际的产销计划,实现物资采购的精准与及时,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精妙平衡。
三是持续打造自身的“烹饪能力”,通过持续深化对原材料的理解、不断创新和优化生产工艺。
四是多拉快跑能力,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到更高效、更经济地达成业务目标,通过协同效应构建起一个高效、有韧性、能持续进步的生产和经营体系。
五是舰长能力,通过“统筹规划”“资源优化”以及“目标导向并持续优化”三个方向,“像舰长一样思考”把握项目的整体风险,围绕项目的整体目标,快、好、省地把控全局。
整体2025年,受新规影响,光伏企业需要抓住“抢装潮”时机,占据市场份额,其次需要及时完成技术更新迭代,占据优势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
(来源:高景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