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塑料赞助汽车设计竞赛
![]() |
| 图1:GE与皇家艺术学院遴选出“未来汽车设计”竞赛的获胜者 图2:获胜的Material Icons小组成员和GE 副总裁 Greg Adams (右二),该小组将设计着眼于塑料的独特性能,并多方探索, 以期运用这些性能创造出新的纹理、图案和照明效果。 图3:获胜的Mobility Icons - China小组成员与GE副总裁Greg Adams 在一起,他们的设计是为正在崛起的中国市场创造出合适的交通工具。 |
由GE赞助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CA)主办的PLASTicon 竞赛于 4 月 6 日落下帷幕,此次竞赛旨在发掘适合中国市场的汽车设计,以及就如何利用塑料的独特性能进行创意。活动吸引了皇家艺术学院汽车设计系的众多准设计师。为了探索热塑性塑料车窗玻璃、塑料车身和照明部件等GE创新技术在未来汽车上的应用潜力,有大约 20 名学生参加了本次 PLASTicon 竞赛活动。他们研究、设计并制作出名为“蓝色天际”的车型,以期满足从SUV车主到Gen-Y消费者的不同市场需求,同时角逐设立的大奖和荣誉。竞赛的评判标准非常严格,共有两个小组取得胜利,其成员来自8个不同国家。每个获胜的小组都将获得一次纽约之旅和一次与 GE 设计委员会成员见面的机会。GE 副总裁兼 GE 塑料集团汽车业务总经理 Greg Adams 为获胜小组颁奖。
移动之符(Mobility icons): 中国(China)
设计小组成员为Filip Krnja、Ehsan Moghaddampour、Jamie Tomkins。
![]() |
| 图4:由拉伸性能的塑料制造的汽车 图5:塑料压片的纹理和透明效果 |
该小组接受的挑战是为中国这个居民渐增的国家创造出合适的运输工具,满足都市人的需求,同时顺应中国政府鼓励使用低排放或无排放交通工具的政策。到中国做了一次调查性旅行之后,该小组开发出了以城市未来概念为基础的交通工具—“北京兴旺之塔”被设计成三层或是三个社会阶层。在顶层住的是最富裕的居民,中间层为中产阶层,而底层住的是劳动阶层。针对每个阶层的交通工具横空出世。
Filip Krnja为顶层做设计,每一个都带有自己的私人电梯。电梯内部放大一倍而成为车舱,意味着电梯把居民从他们的公寓直接带到汽车的中间区域。这种车辆是可编程的,将车主直接带至他们的目的地,无需人工驾驶。
Ehsan Moghaddampour负责的是中间层,设计出了一辆出租车。这辆出租车的造型受到了中国建筑的影响,主要特征是六角形的车门,适合于狭促的中国街道。
Jamie Tomkins负责的是底层,他留意那些在中国无处不在的自行车,并把这做为他设计的起点。他的混合型自行车有着金属和塑料的车架,塑料部件可拆卸,能够通过变化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式样。塑料的应用意味着混合的材料更为轻巧,因为有可以互换的部件,所以它更为赏心悦目。
材料之符(Material icons): 塑料技术有生机
这一组的成员为Francisco Avila A(n)(o)n、Teresa Mendicino、Julien Cueff、Laura Perryman。
![]() |
| 图6:高级多用途汽车Bj(o)rk 图7:适合中国的汽车 图8:适合在中国行驶的电动自行车 |
该组接受的挑战是要设计出令人舒服享受和放松的车辆。他们使用了“情感经由塑料”的主题。
该组确定出来的机遇包括: 透明的车身外部、轻质塑料造就的车门、塑料的导光性、以及利用塑料能怎样地改变汽车内部。
Teresa Mendicino的内饰概念以包含LED的车顶棚为特色,赋予满天星辰的印象,有助于驾驶者和乘客想象他们是远离交通拥堵和污染的。这种设计也通过使用热彩材料而实现个性化。
塑料材料使Julien Cueff能确定出新用途和功能,设计出贴近人类本性和习惯的外车身。
Laura Perryman利用天然与有机合成构造来表达车辆。半透明与彩色在整体美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真空成形与一系列的试验性标记方法相结合,产生出一种全新品质,感观上对用户是有影响的。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