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能耗也逐年上升,建筑能耗所占能耗总量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建设节能型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本文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角度出发,结合某超市的具体案例,就如何利用BA技术实现建筑物内的空调、通风、冷热源、给排水、变配电和照明、电梯和自动扶梯等设备的有效控制,达到系统节能,减少运行费用的目标作具体分析。
2 空调新风系统
2.1目标温度自适应和室内温湿度控制精度
设立空调新风系统主要是为建筑物内的使用人群提供舒适的环境,但在追求舒适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就需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分析。首先来了解一下人体舒适性温度和哪些因素有关。所谓冷、热是人们的一种感觉,它与实际气温不完全是一回事。人体感觉温度除与气温有关外,还与风速和湿度等有关。根据国内外的实验显示,人体舒适温度的上下限为: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37℃时就感到酷热;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一般在20%~60%RH。室内相对湿度低于20%,则房间显得干燥,易产生静电,同时人体会感到干燥;如室内相对湿度大于60%,则房间显得过湿,人体就会感到闷,如果这时有风吹来,加快了人体热量的散发,人体马上就感到凉快。所以,风对人冷热的感知也有一定的影响。另据美国国家标准局统计资料表明,如果在夏季将设定值温度下调1℃,将增加9%的能耗,如果在冬季将设定值温度上调1℃,将增加12%的能耗。所以,设置适当的室内目标温度值,既可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又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与此同时,提高室内温度控制精度也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能耗。
项目实例:某大型超市面积为1万8千平方米左右,区域划分为4个空调功能区(门厅、卖场、园艺中心、办公室)和两个辅助功能区(货仓、设备室)。
2.2采取的节能措施
⑴空调目标温度值的自适应调节
空调机组根据设定目标温度值,通过DDC的PID运算器来调节水阀的开度以调整回风温度值,使回风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的一定的范围内。由于超市层高为6米,回风温度和室内人群感受的温度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设定目标温度值时要考虑到这个偏差。我们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整空调机组设定温度值来达到浮动控制的目的。根据反复试验和设计院要求,确定卖场的空调设定温度以夏季的室外温度为基准。当室外温度分别为28℃以下、28~32℃、32℃以上时对应空调设定温度分别24、25、26℃;冬季以室外温度10℃以上、10℃以下对应20、18℃。
⑵空调目标温度值的分区域梯度设置
空调区域分为4个功能区,东西门厅和东西卖场、一个园艺中心、办公室。根据人流方向,门厅-卖场-园艺中心;门厅-办公室。门厅空调目标温度值比卖场的温度高2度;由于园艺中心的特殊要求设定温度对应于卖场的设定温度高2度。
⑶提高空调目标温度的控制精度
欧美等国对室内温湿度控制精度要求为:温度为±1.5℃,湿度为60±5%的变化范围。本项目按照常规方式进行PID控制,根据BA系统不同的控制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通常有以下4种:P:适用于干扰变化幅度小,自衡能力强,对象滞后(τ∕T )较小,控制质量要求不高,且系统允许有一定范围余差的场合。PI:工艺要求静态无余差,控制对象容量滞后很小,负荷变化幅度较大,但变化过程又较缓慢的场合。PD:适用于控制对象时间常数T0较大的场合。对于滞后很小,信号有噪声或周期性干扰的系统不能采用微分作用。PID:适用于负荷变化和对象容量滞后都较大、时滞不太大且控制质量要求又较高,被控变量变化缓慢的场合。综上所述,本项目空调系统采用PI控制,根据生产厂商组态软件帮助文件中提供的如下经验数据(表1),并进行现场整定微调。
通过BA系统用户界面操作软件的历史数据趋势曲线图,观测回风温度趋势,回风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0.5度之间,更改设定温度值,回风温度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在设定温度内。
检测方法:使用若干台环境温度记录仪放置在门厅、东西卖场、园艺中心中,进行7×24小时环境温度记录,据记录仪的记录数据、各区域在中央空调使用时间段内(具有稳定、合格的冷热源供应)、环境温度在设定温度上某一区域1度之间飘动,也就是说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5度之间。
2.3机组的最佳启停时间控制
为保证顾客在卖场开业后良好的购物环境,就需要提前对卖场进行预冷、预热。空调系统是大惯性的运行系统,提前关闭空调也可以保证室内温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不大,BA系统对空调机组最佳启、停时间进行计算和控制,可以在保证环境舒适的前提下,缩短不必要的运行时间。提前开启和关闭空调机组的时间长短与当时室外温度、空调机组设计容量、空调区域等因素有关,BA系统在实际控制中,根据实际设计工况,本项目按照表2提前进行开启和关闭
2.4新风量控制带来的节能效果
夏季在夜间凌晨2点开启空调机组半个小时,将室外低温新鲜空气与卖场内污浊空气进行置换。早晨开启空调时,将新风阀门设定为最小新风量运行(10%),回风阀门开启100%,排风阀门完全关闭,空调机组进行全循环运行,减少处理新风的能量消耗。
为了充分、合理地回收回风能量和利用新风能量,根据新、回风焓值比较来控制新风量与回风量的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能量与热量。
新风负荷一般占空调负荷的相当部分,有时可达30%~50%,因而减少新风负荷就成了有效的节能方法。图1显示了根据新、回风焓差控制新风量的概念图,图中△h=室内空气焓-新风空气焓。
A区:制冷工况,且△h>0,故应采取最小新风量,减少制冷负荷。在此工况下,最小新风量可根据室内CO2浓度调节最小新风量,也可以直接给定最小新风量,保证室内空气的品质。本项目根据超市运行经验,预测顾客的进场人数多少,按照时间段确定最小新风量,见表3。
B区:制冷工况,且△h<0,应采取最大新风量控制,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以减轻制冷负荷。B区与C区的交界线:在此线上新风带入的冷量恰与室内负荷相等,制冷负荷为零,可以停止供应冷源。C区:过渡季节,此时可利用一部分回风与新风相混和,即可达到要求的送风状态。Min OA线是利用最小新风量与回风混和可达到要求的温度,此时过渡季节,要求的温度值范围比较宽泛。D区:空调系统进入采暖工况,采用最小新风量。同样按照时间段确定最小新风量。
2.5风机盘管系统的电源控制
办公室区域采用新风机进行一次新风处理加风机盘管系统进行供冷/热风。风机盘管温控器可以调节风机三速和设定室内温度,控制精度一般为±2度,风机盘管温控器不纳入BA系统的控制,但是很多员工并未养成下班随手关闭温控器的习惯,这时虽然冷热源系统可能已经关闭,不关闭温控器并不耗费冷热源系统的能源,但是开启的风机还是要耗费一定的电能、长期开启不但影响其使用寿命,日积月累耗费的电能也是相当可观的。所以,电气设计时,风机盘管电源进行单独供电,BA系统增加控制办公室区域风机盘管的电源控制,按照上下班时间表进行定时供应/切断风机盘管电源。
2.6优化改进措施
东西卖场各5000平方米,每个卖场由两台大功率空调机组供应冷/热,空调机组启动电流很大,对整个供电系统产生冲击,导致相应供电屏经常保护跳闸。后对每台空调机组增装变频器、进行软启动,减少对供电系统的冲击。在业主资金、安装条件等方面允许状况下可在卖场内设置若干台CO2传感器,实时检测空气品质,代替按照时间段的方式,确定新、回风量比例,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CO2传感器使用寿命较短,每年要重新进行标定,否则作为判据使用的时候将影响到使用效果。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