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09年国内紧凑级轿车市场前瞻!

ainet.cn   2009年01月07日

2008年对国内多数汽车制造商而言都可谓是相当跌宕起伏的一年,在经历了2005年至2007年的三年高速增长后,中国汽车业的“喷井年代”也随着世界经济危机而宣告结束。多数汽车企业从今年下半年起,纷纷为其年初制定的20%增长目标付出了代价。业界普遍认为2009年对中国汽车行业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一年,面临着需求下滑和竞争加剧双重挤压,2009年中国汽车业将何去何从也成为业内近期谈论最多的问题。

 

笔者认为,2009年国内紧凑级轿车市场将成为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市场。作为国内需求量最大的轿车细分市场,紧凑级轿车市场的竞争将在2009年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这一市场的细微变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型车、中级车等其他细分市场,用“车市风向标”来形容国内紧凑级轿车市场在整个中国轿车市场的重要地位也毫不为过。

 

2008年的市场表现看,一方面随着上市新车型的增加,消费者在紧凑级轿车市场的选择余地变得越来越大,从上半年伊兰特悦动、改款凯越等车型的推出,到下半年朗逸、新宝来等热门车型的陆续上市,2008年堪称国内紧凑级轿车“新车喷井”的元年。但另一方面,多款新车并没有打散紧凑级轿车的车型销量分布,热销车型的销量反而愈发趋于集中。

 

2008年前11个月,一共有6款紧凑级轿车的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它们分别是:卡罗拉+花冠(199354辆)、捷达(193658辆)、伊兰特+悦动(189416辆)、凯越(160600辆)、比亚迪F3124951)和福克斯(102583辆),这六款车累计97万辆的销量已经占到了2008年前11月国内基本乘用车销量的21.2%。如果算上200812月的销量,那么老将“捷达”将毫无悬念地携手“卡罗拉+花冠”和“伊兰特+悦动”组合一起成为2008年的20万辆俱乐部成员,而“伊兰特+悦动”组合凭借12月的销量也挤进了年销20万辆俱乐部。“卡罗拉+花冠”和“伊兰特+悦动”这个两个“两代同堂”组合在2009年的销量相当的抢眼,超出了笔者年初的预期。不久前也有网站撰文“买车随大流,首先看销量”,尽管说法片面,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在紧凑级轿车市场“从众消费心理”的存在。

 

其实从细分市场不难发现,捷达、伊兰特和卡罗拉分别代表了笔者在今年年初撰文划分的紧凑级轿车三个细分价格市场,三款车相近的总销量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三个细分市场上的需求量堪称旗鼓相当。69万、912万和1215万元三个市场价位也已成为2008年国内紧凑级轿车市场的三个公认车型分界线。捷达、伊兰特、凯越、卡罗拉、福克斯等热销车型也正是这三个细分市场中的主力车型。

 

预计2009年,捷达的压力要远小于另外两个“两代同堂”的组合车型,由于2009年几款合资品牌紧凑级新车都将伊兰特和卡罗拉作为最重要的假想敌,这也将会给伊兰特和卡罗拉不小的压力。2009年能否保住2008年的销量水平?这将是今年摆在北京现代和一汽丰田面前的最大难题。但从200812月伊兰特和悦动总计超过2万辆的销量看,2009年市场对紧凑级轿车的需求量仍旧相当可观,这一市场的增速和增幅也将大于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平均水平。

2008年前11个月,国内紧凑级轿车市场销量第二梯队的竞争则显得有些混乱,无论定位较高的的思域(77547辆)、速腾(71665辆)、明锐(53540辆),中档价位的标致30757856辆)还是主攻低端的赛拉图(66888辆)、爱丽舍(50685辆),这些车型在销量上尽管都突破了5万辆大关,但又很难突破月销7000辆的“玻璃天花板”。

 

随着下半年朗逸(35442辆)和新宝来(10885辆)相继加入竞争,相信明年第二梯队的竞争将更加微妙,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氛围下,任何一个口碑或定价上的重大失误都将可能将一款车逐出第二梯队。但同时也暗藏机遇,如果哪款车具备了梯队中其他车型不具备的性价比、口碑或品牌竞争优势的话,那么突破月销7000辆“玻璃天花板”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笔者预计2009年将会有两到三款车从第二梯队“脱颖而出”,达到年销10万辆以上的水平。

 

唯一遗憾的是,自主品牌方面则出现了普遍的销量下滑,销量最好的福美来(76039辆)相比去年也有不小的降幅,而原本在2007年表现突出的骏捷(49269辆)和奇瑞A555898辆)都在2008年出现了大幅同比下滑。而奇瑞旗云(47512辆)更是以超过40%的同比销量降幅淡出第二梯队。2008年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是相当难熬的一年了,但笔者预计2009年自主品牌在紧凑级轿车市场的状况会更加严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合资品牌车型售价的逐渐走低,自主品牌在紧凑级轿车市场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性价比优势。由于在产品竞争力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短期内自主品牌除了以降低售价换回销量之外,很难有其他迅速扭转销量下滑的手段。

 

济仁小评:2008年中国车市的“跌宕起伏”也给了国内紧凑级轿车市场空前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作为未来几年内销量最大的一个轿车级别,紧凑级轿车市场的增长速度肯定会高于整个乘用车市场的总体增幅。但于此同时,合资品牌紧凑级轿车的新车逐渐增多,定价策略也愈发务实,这些都在威胁刚刚在紧凑级轿车市场立足的自主品牌。2008年的危机也在警告所有的自主品牌企业,只有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和寻求提升车型产品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否则自主品牌紧凑级轿车从2006年起积累的人气和口碑可能会在未来短时间内消耗殆尽。

 

标签:2009年国内 紧凑级轿车 市场前瞻!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