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全球的汽车业每天发生的故事让中国的汽车行业扑朔迷离,福特要出售旗下的沃尔沃;通用申请破产,贱卖旗下的悍马,萨搏品牌;上汽旗下的双龙进入破产程序;中国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让小排量车受益,销量大幅增加……
振兴、并购、抄底、小排量、破产、新能源,各个关键词冲击着中国汽车企业老总们的神经,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究竟在哪里?让我们将信息整理汇总,拨开迷雾,探寻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一:并购、抄底
由于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对汽车行业的战略性失误,使得金融危机点燃了三巨头衰败的导火索,长期痴迷于大排量、舒适、豪华的汽车制造思想让三巨头尝到了今天的苦果。旗下各个子品牌成为了度过寒冬的牺牲品,福特出售旗下的豪华车品牌沃尔沃,并提出了“ONE FORD”口号,在美国经济日渐不景气的情况下,福特也只能保住自己的品牌。通用汽车目前申请破产,并且或将出售旗下欧宝、萨搏、土星等品牌。所有这些都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那就是并购和抄底,真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吗?
看看媒体是怎么说的:
因此,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考:
或许,有些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学习一下:
关键词二:产业振兴,小排量
在国家实施一系列汽车振兴规划政策后,小排量在中国车市首次成为主角。受市场积极因素影响,中国车市在1月份以79万辆的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美国市场1月份的销量为66万辆。不管是二三线市场的日渐活跃还是农村地区微型车的热销,都充分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潜在市场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在自己的市场中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口号我们还是应该牢记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去竞争别人的短处。最近我看到一个事情,让我思绪万千。就在政府公布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比亚迪推出了F0, 吉利推出了熊猫,而且外观也是惊人的相似,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自主品牌是不是更应该考虑考虑长远的战略利益,而不是自家兄弟、短兵相接?
受益于政策,小排量车增长迅速:
对今年的形势进行预测:
冷静扎实的做好自己的产品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关键词三:新能源
首先我们就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决:
国内的汽车企业如何面对新能源汽车:
政府对新能源的态度:
将遇到的风险:
对国内的企业也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我们希望中国的汽车企业在纷繁复杂的行业形势面前,冷静理智的把握机会,发展自己,在一次又一次努力和机会中成长!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