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点评:中国车企如何在纷繁复杂中把握前进的方向

ainet.cn   2009年02月23日

信息来源: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全球的汽车业每天发生的故事让中国的汽车行业扑朔迷离,福特要出售旗下的沃尔沃;通用申请破产,贱卖旗下的悍马,萨搏品牌;上汽旗下的双龙进入破产程序;中国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让小排量车受益,销量大幅增加……

振兴、并购、抄底、小排量、破产、新能源,各个关键词冲击着中国汽车企业老总们的神经,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究竟在哪里?让我们将信息整理汇总,拨开迷雾,探寻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一:并购、抄底

由于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对汽车行业的战略性失误,使得金融危机点燃了三巨头衰败的导火索,长期痴迷于大排量、舒适、豪华的汽车制造思想让三巨头尝到了今天的苦果。旗下各个子品牌成为了度过寒冬的牺牲品,福特出售旗下的豪华车品牌沃尔沃,并提出了“ONE FORD”口号,在美国经济日渐不景气的情况下,福特也只能保住自己的品牌。通用汽车目前申请破产,并且或将出售旗下欧宝、萨搏、土星等品牌。所有这些都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那就是并购和抄底,真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吗?

看看媒体是怎么说的:

 

因此,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考:

 

或许,有些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学习一下:

 

关键词二:产业振兴,小排量

在国家实施一系列汽车振兴规划政策后,小排量在中国车市首次成为主角。受市场积极因素影响,中国车市在1月份以79万辆的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美国市场1月份的销量为66万辆。不管是二三线市场的日渐活跃还是农村地区微型车的热销,都充分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潜在市场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在自己的市场中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口号我们还是应该牢记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去竞争别人的短处。最近我看到一个事情,让我思绪万千。就在政府公布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比亚迪推出了F0, 吉利推出了熊猫,而且外观也是惊人的相似,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自主品牌是不是更应该考虑考虑长远的战略利益,而不是自家兄弟、短兵相接?

 

受益于政策,小排量车增长迅速:

 

对今年的形势进行预测:

 

冷静扎实的做好自己的产品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关键词三:新能源

   219上午,新的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奠基仪式在顺义隆重举行。据悉,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建设项目斥资16.8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预计2011年底竣工。在此研发基地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 从日本汽车企业的混合动力,到美国车企的燃料电池,再到德国的清洁柴油发动机技术,最后看比亚迪推出的铁电池双模汽车,新能源一次又一次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几十年过去了,新能源除了德国的清洁柴油发动机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之外,再没有第二种技术能够大规模商用,美日投入的巨额新能源研发费用到现在依然看不到任何回报。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放弃已经成型的汽车设计制造体系,因为一旦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用,不仅影响汽车生产领域的大规模就业群体,更深远的影响到整个能源体系的格局。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没有大规模商用的新能源技术。中国的汽车企业又一次和世界一流汽车生产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比亚迪或许能成为世界汽车领域的巨头,但这至少还需要中国政府,行业协会及消费者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我们就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决:

 

国内的汽车企业如何面对新能源汽车:

 

政府对新能源的态度:

 

将遇到的风险:

 

对国内的企业也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我们希望中国的汽车企业在纷繁复杂的行业形势面前,冷静理智的把握机会,发展自己,在一次又一次努力和机会中成长!

(转载)

标签:中国车企 如何 把握前进的方向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