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美丽的萨姆索海岛,真真切切地感受“绿岛”的浓浓“绿”意,体验100%的可再生能源供给,这看上去,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但事实上,这早已不是什么奢望。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经过10年努力,已经梦想成真。
十年之约
搭乘奥胡斯HOU码头的渡轮出发,半小时左右就能远远地看到海岛,以及海上一排徐徐转动的风机。
这10台耸立于碧海蓝天间的白色风机,保证了岛上所有交通工具的能源需求。
1997年,丹麦政府发起了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100%供给的试点活动。最终,面积约114平方公里,拥有4000多位居民的萨姆索岛竞标成功,成为“试验田”。
自1999年到2000年间陆续矗立的11台1兆瓦陆上风机,使小岛彻底告别了电力完全依赖岛外供应的历史,并在自给自足之余,还通过海底电缆将多余的电量卖到了岛外。
与此同时,三个秸秆供热厂以及一个木屑———太阳能混合供热厂组成了岛上的区域供热系统。而在1200户左右、采用临近供热系统或独立供热的家庭中,约300户已采用了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比如在屋顶安置太阳能板,把油炉换为木屑炉或其他植物燃料炉,或者安装热泵等。据介绍,目前还有很多人在筹建一座合作经营式的生物沼气发电厂。
而也是得益于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10年间,该岛的二氧化碳减排提高了140%。
除了这些,该岛上还有一与“绿岛”齐名的靓丽风景线,即萨姆索能源学院。该学院本身的设计也满足了一系列生态建筑原则,如雨水冲厕、自然通风、秸秆供热、太阳能发电等。
由于在实施各类可再生能源项目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源学院成了一些海内外研究学者、科学家潜心钻研的“风水宝地”,也成为公司、科研人员、政界人士商讨可再生能源议题的会议中心。
据介绍,每年访问该岛的政界人士、各国大使、官员、科研人士、记者、学生和个人高达2000多人。
“这里充分利用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且证明了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是可行的,这就是萨姆索岛的魅力。”萨姆索岛能源学院媒体负责人杰斯帕告诉记者。
“我们正在酝酿新的项目,比如发展电动汽车、废物处理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等,”杰斯帕表示,“如果10年后再来参观,希望能向大家展示百分之百其他能源方式的运用和两倍新能源的利用。”
风电按揭
尽管最初新能源的推广遭遇了不少阻力,借萨姆索岛能源学院媒体负责人杰斯帕的话说,“大家不断地讨论,乃至于有时喝咖啡喝得肚子疼”,但无论如何,自1998~2008年,在从市政当局、环保人士到管道工、农场主以及家庭主妇的努力下,10年规划终得以完成。
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切呢?
除了岛民的积极参与、各个团队的热情投入,对意见领袖的积极游说,各方利益的协调,多次的公开讨论、听证外,灵活的组织方式恐怕也功不可没。
10年间,萨姆索岛对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了6000万欧元,其中,既有市政投入、企业投资,还有农场主投资和个人投资等。
萨姆索岛的区域供热系统,既有消费者独有的,也有公用事业型的,还有公司组建的。而岛上风机的所有权方式也是多种多样。10个海上风机,有5个归萨姆索市政当局所有。当然,由于丹麦法律不允许当局借能源营利,因此其收益用于了岛上的能源项目;有3个归当地农场主;其余2个则以合作方式出售给了许多小股东。至于11个陆上风机,9个归当地农场主和农场主小组所有,另外2个则由当地居民共同持股。
问题又来了。农场主又如何承担高昂的风机费用?此时,“风电按揭”诞生了。
为了鼓励当地居民参与风机投资,当地政府与银行达成协议,居民签署投资合同后,由银行提供贷款并拥有前几年的风电收益,7年后协议中止,所有股份及收益归居民。
“与此同时,政府还制定了风机前10年的上网电价,以保证投资者的收益。在这里,风机的回报率很高。”杰斯帕告诉记者,“当你成为风机的股东时,后院里原本像噪音的风机转动的嗡嗡声,也就变得悦耳多了。”
目前,萨姆索岛上有450名居民都持有股份,即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风机的股东。
(转载)
信息反馈
关于“萨姆索岛新能源供给实现100% ”,填写反馈
相关链接
2010第五届青岛国际电力电工及电气自动化展览会
一、展会介绍2010第五届青岛国际电力电工及电气自动化展览会是山东地区/电力行业的年度例会,是我国华东电力行业影响力较强、最具专业性、参观人数较多的品牌展会,是国内外电力信息、...
[详情]
2009年12月30日 国际电力电工 自动化 展览
仪表业发展缓慢 结构调整是关键
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需求增长缓慢。一个行业的发展取决于该行业三大需求的拉动。任何一个行业要发展,离不开刚性需求、发展需求和出口需求三驾‘马车’。刚性需求是指维持基本的生产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