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铁矿石谈判中,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矿商联手终结了此前已执行了40年的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将过去一年一度的长协矿谈判,改为每季度与钢企签约确定下一季度协议矿的价格。这一新生的“季度矿”刚好执行了一个季度。
如果季度定价作废,未来全球铁矿石将全部成为现货市场。长远看来,这不仅对钢企不利,对矿企也是一个双输的选择。长协矿执行40年来,最初矿企是需要“讨好”钢企购买自己的矿石。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铁矿石市场讨价还价的天平渐渐倾向矿企。这一平衡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被彻底打破,2008年末至2009年初,随着现货价格跌破年度合同价格,长协机制开始瓦解。矿山利用垄断优势,掘取超额利润,钢企,特别是大钢企,从矿石质量、长期合作角度出发,将作出让步。所以,现货矿价格成为了决定协议矿走势的关键。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