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目前可为客户提供PLC控制器、人机界面、变频驱动器、伺服驱动器、数控系统等系列自动化产品,可以向客户提供完善可靠的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本文以台达DVP系列PLC为核心改进设计了一套控制系统,实现纺纱控制性能的提高。
转杯纺纱以前也称气流纺纱,属于自由端纺纱方法。它是目前各种新型纺纱中较为成熟、并己大量推广应用的一种纺纱新技术。
自由端纺纱方法与传统的纺纱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在纺纱过程中输送的纤维不再是连续 的而是形成“断裂”。因此,这就需要供应的纤维在很高的速度下产生非常细的纤维流,并 在输送纤维的过程中形成“断裂”,纤维各自穿过“断裂”而凝聚,粘附于纱条的自由端纱 尾加捻成纱。成纱过程一般包括喂给、开松、凝聚、加捻和卷绕。

转杯纺整机
转杯纺控制系统构架
转杯纺设备中,单锭纺纱器中喂棉罗拉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分梳棍和转杯采用变频驱动,龙带将动力分配各锭;引纱罗拉同样采用变频控制,利于引纱张力的同步控制;单节点控制中,采用台达 DVP12SC 型 PLC,单台PLC发送4路脉冲,可独立控制4锭纺纱器的4台喂棉步进电机;

基于台达产品的转杯纺系统控制构架
在整个系统构架图中,导纱杆的控制分机械凸轮或电子伺服控制,需根据客户设备而定。机械凸轮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易磨损、调整不便,设备成本高等缺点;利用现代伺服控制技术取代机械凸轮实现导纱的防叠和防硬边成为其发展趋势。
本构架基于Devicenet总线控制模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通讯数据量大、响应性好等特点;同时我们也提供基于R485 通讯控制模式的转杯纺织控制方案
要实现凸轮运动的精确控制,就需建立机械凸轮运动数学曲线,通过对防叠绕运动分析, 防纱线叠绕实际就是改变每层纱线的导纱角不一致,一般认为在10层以上就不会再发生叠 绕,通俗的讲第一层的导纱角和第十一层导纱角相同也不会发生叠绕。

导纱角示意
导纱角计算公式如下:
从式④中可看出,要改变导纱角只需改变引纱速度或导纱速度,纺纱品种确定后引纱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要改变导纱角就必须变化导纱速度。为简化控制程序,设定在每一个 往返动程(为一个小周期)内导纱速度不变,相邻的5个小周期导纱速度不相同,导纱速度 在标准导纱速度的±10%变化,连续5个小周期构成一个大周期,大周期进行循环,就可以达到防叠绕功能(见图6)。

导纱杆运动曲线
电子防叠纱功能的实现
机械上需取消原复杂的传动结构,增加伺服电机安装位置,通过同步带轮,直接驱动导 纱杆来回运动。

导纱伺服电机传动
需要考虑的是,导杆往复运动中,对机械的冲击较大,在伺服选型时,在满足功率和 转速情况下,尽量选用低惯量伺服电机。
在系统控制上,伺服在位置模式下接受主机PLC脉冲,在带加减速的脉冲输出控制指令PLSR下,改变一个周期来回行程的最高脉冲频率设定值,即可实现,间隔周期行程内的摆杆速度不同,即改变tg(α/2)=V/V1导纱速度 V,在引纱速度V1不变的情况下,导纱角α即改变,从而达到防叠纱功能。

电子防叠功能的转杯纺导杆伺服安装结构
转杯纺动作过程
通过采用以上控制方案,较好的解决了传统单片机控制中可靠性和操作便利性不足的问题,同时本文探讨了转杯纺最新控制技术及基于台达机电产品的实现过程。应用台达完成的机电控制产品链,可提供可靠的转杯纺控制方案,同时为客户提供定制的程序服务,完成客户对转杯纺设备的特殊控制要求。运行实践证明:本系统采用台达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性价比高,得到最终客户的认可和称许。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