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正式发布《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重点发展11类机械基础件,包括高速、精密、重载轴承,超大型、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高压液压元件和大功率液力元件,智能、高频响气动元件等;6类基础制造工艺和2类基础材料。
规划还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确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国“三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机械行业增速将有所放缓。未来除了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领域存在较好的板块性投资机会外,其余机械子行业出现重大投资机会的可能性较少。未来“进口替代”有望在高端机械基础件等部分领域形成较强的驱动力。中国机械基础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5%左右。2010年机械基础件潜在进口替代(包括外资品牌替代)空间为4505亿元。假设2012-2015年机械基础件行业增速为12%,自主配套率每年上升4个百分点,则2011-2015年行业潜在进口替代空间为4988-3798亿元,年均实际进口替代增量份额为818亿元,且可使内资企业市场增速在全行业增速基础上提升6-8个百分点。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