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3D打印技术迎来快速发展

ainet.cn   2013年03月07日

3D打印的概念
       三维打印(3D printing),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微积分),构造零对象。用于模具制造、工业设计、建造模型,现正发展成产品制造,形成“直接数字化制造”,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或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目前已经有打印而成的零部件出现。

3D打印所需关键技术
         3D打印需要依托多个学科领域的尖端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信息技术:要有先进的设计软件及数字化工具,辅助设计人员制作出产品的三维数字模型,并且根据模型自动分析出打印的工序,自动控制打印器材的走向。
         精密机械:3D打印以“每层的叠加”为加工方式。要生产高精度的产品,必须对打印
设备的精准程度、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
        材料科学:用于3D打印的原材料较为特殊,必须能够液化、粉末化、丝化,在打印完成后又能重新结合起来,并具有合格的物理、化学性质。

3D打印应用领域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 
      1.工业制造:产品概念设计、原型制作、产品评审、功能验证;制作模具原型或直接打印模具,直接打印产品。3D打印的小型无人飞机、小型汽车等概念产品已问世。3D打印的家用器具模型,也被用于企业的宣传、营销活动中。
       2.文化创意和数码娱乐:形状和结构复杂、材料特殊的艺术表达载体。科幻类电影《阿凡达》运用3D打印塑造了部分角色和道具,3D打印的小提琴接近了手工艺的水平。
      3.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复杂形状、尺寸微细、特殊性能的零部件、机构的直接制造。
      4.生物医疗:人造骨骼、牙齿、助听器、假肢等。
      5.消费品:珠宝、服饰、鞋类、玩具、创意DIY作品的设计和制造。
      6.建筑工程:建筑模型风动试验和效果展示,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模拟。
      7.教育:模型验证科学假设,用于不同学科实验、教学。在北美的一些中学、普通高
校和军事院校,3D打印机已经被用于教学和科研。
       8.个性化定制:基于网络的数据下载、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打印定制服务。国内3D打印

 

[DividePage:NextPage]

涉及相关行业
        工业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点焊、弧焊、搬运、特种、洁净机器人、注塑机器人、汽车总装、焊装、涂装物流自动化系统、汽车发动机缸盖、缸体的自动化监测、装配设备)物流仓储交通自动化、 数控系统、高端机床、包装、印刷自动化、高空作业自动化、农业机械自动化、煤炭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


产业发展问题

        3D打印机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缺乏宏观规划和引导、研发投入不足、产业链缺乏统筹发展、缺乏教育培训和社会推广等一系列问题:
        1.缺乏宏观规划和引导 3D打印产业上游包括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光机电技术、软件技术,中游是立足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下游涉及国防科工、航空航天、汽车摩配、家电电子、医疗卫生、文化创意等行业,其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但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业的相关规划中,对3D打印这一交叉学科的技术总体规划与重视不够。
        2.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我国虽已有几家企业能自主制造3D打印设备,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力量不足。在加工流程稳定性、工件支撑材料生成和处理、部分特种材料的制备技术等诸多具体环节,存在较大缺陷,难以完全满足产品制造的需求。 而占据3D打印产业主导地位的美国3Dsystems、stratasys等公司,每年都投入1000多万美元研发新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两家公司不仅研发设备、材料和软件,而且以签约开发、直接购买等方式,获得大量来自企业外部的相关细分技术、专利,已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3.产业链缺乏统筹发展 3D打印行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体系、市场平台。供应商和服务商体系中,包含工业设计机构、3D数字化技术提供商、3D打印机及耗材提供商、3D打印设备经销商、3D打印服务商。市场平台包含第三方检测验证支持、金融支持、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支持。而目前国内的3D打印企业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初步发展阶段,产业整合度较低,主导的技术标准、开发平台尚未确立,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还处于无序状态。
       4.缺乏教育培训和社会推广 目前,企业购置3D打印设备的数量非常有限,应用范围狭窄。在机械、材料、信息技术等工程学科的教学课程体系中,缺乏与3D打印相关的必修环节,3D打印停留在部分学生的课外兴趣研究层面。

3D打印市场的发展现状
         三维打印技术在美国已经产业化
        三年前尚处于技术前沿的3D 打印如今已成制造业中的新兴战略领域。2012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拨款3000万美元,在俄亥俄州建立了国家级3D 打印添加剂工业研究中心,并计划第一步投入5亿美元用于3D 打印,以确保美国制造业不继续转移到中国和印度。长期跟踪3D 打印行业的咨询公司Wohlers Associates 表示,2011年,3D 打印机的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左右,到2015年该市场将达37亿美元。
         目前全球有两家三维打印机制造巨头,分别为Stratasys 和3DSystems,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不过,这一数字仅占全球制造市场的0.02%。在飞机、核电和火电等行业所使用的重型机械、高端精密机械装备上,传统的焊接和零部件加固的方法使得部件之间的连接并不牢固,但是使用3D 打印技术,出来的产品是自然无缝连接,结构之间的稳固性和连接强度要远远高于传统方法。这在飞机、核电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应用上非常广泛。

[DividePage:NextPage]

        3D Systems 公司的全价值链模式分析
        3D Systems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3D 打印机生产商和解决方案提供者。从2009年收购桌面工厂(Desktop Factory)以来,3D Systems 陆续收购了25家公司以补充产品线和提升技术实力,其如今的规模是2009年底的3倍,市值是当时的10倍,达近24亿美元,目前市盈率高达75倍。公司首席技术总监查尔斯•胡尔(Charles )是3D 打印技术的发明者,1988年,该公司就生产了第一台3D打印机2012年5月,3D Systems 通过一款新型打印机“立方体”(Cube)打开了日常消费市场,它的自带程序里已预先装载大量物品设计图,比如棋子、首饰、厨具等,操作简单易上手,顾客无须学习复杂的3D 设计软件,便可直接打印所需物品。

         3D Systems 向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套增值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材料、工艺、教育培训和应用支持。它不仅提供打印机,还出售打印机配套的原材料、相关设计软件,并为客户提供培训,其解决方案涉及模具、医疗、教育、珠宝、建筑等行业。近年来,服务在公司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2011年公司服务收入已达9312万美元,占比由2007年的23.2%升至40%(图1)。在服务、原材料和打印机三块业务的整体拉动下,公司2011年收入同比增长44%至2.3亿美元,净利润更是飙升81%至3542万美元(图2)。

 

(转载)

标签:3D打印技术 模具制造 工业设计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