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航空、医疗器械等领域对仪器仪表的大小、质量有了特殊的要求,从而也促使仪器仪表进一步向小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随着微电子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成熟,价格的不断降低,其应用领域也会不断的增加,因此微型化是未来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之一。微型智能仪器指微电子技术、微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等综合应用于仪器的生产中,从而使仪器成为体积小、功能齐全的智能仪器。它能够完成信号的采集、线性化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控制信号的输出、放大、与其他仪器的接口、与人的交互等功能。
微型仪器仪表将不仅具有传统的仪器仪表的功能,而且能在自动化技术、航天、军事、生物技术、医疗领域起到独特的作用。分析仪器不但会具有越来越强大的“智能”,而且正沿着大型落地式→台式→移动式→便携式→手持式→芯片实验室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小型化、微型化、智能化,以至出现可穿戴式或甚至不需外界供电的植入式或埋入式智能仪器。
从仪器仪表本身的角度考虑,微型仪器也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至今,这个目标已部分得到实现。例如:手提式微金属探测仪可方便地检测水质;传统的用于元素分析的质谱仪是一台庞大的设备,它具有真空龙离屈测等许多部分,目前已做得如台式计算机放大小,并已着手向手提式方向发展,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航空、医疗器械等领域对仪器仪表的大小、质量有了特殊的要求,从而也促使仪器仪表进一步向小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微型智能仪器随着微电子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不断成熟,价格不断降低,因此其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它不但具有传统仪器的功能,而且能在自动化技术、航天、军事、生物技术、医疗领域起到独特的作用。
仍有较大潜力,预计至“十二五”末,我国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辆。
城市化发展推动了运输量的增长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4.9%,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15年将达到55%左右。城市化引致人力资本流动、客运量和货运量增加,进而导致运输强度的增加,将继续拉动公路、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也给轮胎行业长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所处的重工业发展阶段导致运输强度增加
我国的经济结构目前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90年的41.6%上升到2008年的48.61%,其中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轻工业3-4个百分点。我国从目前到2020年的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重化工业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高的运输强度。
我国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高的运输强度
资源分布越不均衡,运输强度越高。我国是资源分布很不均衡的国家,以大宗货物为例,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结构中,煤炭分别为15.3%、58.5%、26.3%,钢铁钢材分别为67%、24%、9%,水泥分别为56.5%、27.9%、15.6%。轻工业品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催生了较大的跨区流动的大的物流量。
我国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为公路运输提供了便利
我国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届时,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10万km。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2009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86万km,其中高速公路达6.5万km,一级公路达5.95万km,二级公路达30万km,三级公路达38万km,目前总长3.5万km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经全部贯通。
我国公路运输为主的运输方式成为汽车及轮胎需求增长的支撑
我国陆上运输方式中铁路运力增长有限,公路运输将是解决全社会物流量大幅增长的主要途径。我国汽车公路货运量占全国货运总量的70%以上,近年年均增幅都在10%以上。2001年—2010年,全国货运周转量的增速持续攀升。2010年全国货运量总计为320.3亿吨,其中公路货运量为242.5亿吨,同比增幅为14%;货物周转量总计为137,329.0亿吨公里,其中全国公路货物周转量为43,005.4亿吨公里,同比增幅为15.64%。货运周转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商用车的需求。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又一重大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西部大开发,十年后国务院又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制定了后十年发展战略,已确定23项重点工程,将投入资金6,822亿元。且这次西部大开发范围广,包括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等12个省市,涉及大半个中国。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