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连接

我国制造业拐点是否来临

ainet.cn   2014年05月26日

  引言:近日,汇丰银行公布最新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9.7,明显高于上月终值48.1,也大幅超越市场预期。虽然连续5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但为年内新高,显示制造业复苏动能增强。但是相关经济专家表示,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可见,我国制造业的拐点是否已经来临,有待观察。

 

  PMI显示复苏回暖

  5月汇丰制造业PMI远高于预期,扭转了至4月份的连续5个月下跌趋势。5月份的显著提升表明,虽然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第5个月低于50枯荣线导致短期内的增长势头保持相对疲软水平,但工业活动放缓可能已经触底。除

  就业指数外,本月各分项指数大多较上月有所改善,产出、新订单、新出口订单、采购量、采购库存及出厂价格等指数均回到扩张区间,显示需求有明显复苏迹象。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购入及产出价格指数双回升,经济企稳,显示前期包括降低融资成本在内的稳增长政策初步见效。”

  产出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走好并站上枯荣线,因此供需一同回暖成为拉动本月制造业PMI指数大幅度上升的根本原因。具体来看,产出指数在连续3个月低于50临界值后于5月回升至50.3。继4月温和回升0.9%后,5月新订单指数上升2.8%至50.2。继4月下跌2.4%后,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猛升3.8%至52.7。“更难能可贵的是,代表需求端的新订单指数的扩张幅度大于生产指数,显示市场需求回暖幅度高于供给。”西南证券分析师刘峰指出。

  不过,尽管汇丰PMI初值大幅回升,但依然处于收缩区间,其回升是否代表制造业拐点来临尚待观察。

  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虽然汇丰PMI指数指向制造业回暖,但是仍然不能单纯依靠这一个数字来断定经济已然复苏。民族证券研究观点认为,汇丰制造业PMI的回升与高频数据并不一致:5月六大电厂日均耗煤量延续下行趋势,预示发电量增速继续下行,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仍不乐观;同时,国内工业品价格低位震荡,未见明显改善。汇丰PMI数据呈现出的需求复苏现象并未得到更多数据验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分项指数继续加速收缩,这表明需求的改善尚未传导到就业层面,同时也显示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5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赤峰市考察调研时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

  李克强指出,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金融机构要围绕企业急需创新服务,更直接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和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在攻坚克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

  促进内生增长动力

  尽管经济表现弱于预期,但政府已明确表示不会实施大规模刺激措施,将维持目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立场,但这并不意味着缺乏应对政策。事实上,在过去的2个月间已经公布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有以稳定经济增长为主旨有针对性地支持某些行业,如加大铁路、保障性住房、水利工程和新兴产业投资;小微企业减税,扩大服务行业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下调县域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支持农业部门;稳定外贸增长的措施等。

  还有一系列解决财政失衡和遏制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其中包括银行同业交易出台新规,对银行支持影子银行借贷活动的监管套利通道进行限制;中国引入市政债券的试点改革工作,其目的是减少地方政府债务的期限错配问题,提高财政透明度和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纪律;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通过窗口指导支持

(转载)

标签:制造业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