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日,2015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正式召开。会议中,参会嘉宾共同探讨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思路、,“互联网+”与石化产业融合进行了深入交流以及如何推动石化行业转型升级。
2015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以“智能制造引领新型石化工业发展”为主题,以推进行业两化深度融合为目标,邀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就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思路,“互联网+”与石化产业融合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具体思路,以及如何通过两化融合手段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石化智能工厂助产业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介绍了工信部推进石油化工行业两化融合的四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做好行业顶层设计,系统制定两化融合相关政策措施;
第二,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第三,启动化工园区试点工作;
第四,推动农资电商的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指出,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如何顺应《中国制造2025》和抓住“互联网+”新机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带动石化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期,重点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改造传统生产制造供应链模式,提高石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二是依靠信息技术创新手段,实现高端产品国产化;
三是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的深度融合,促进安全绿色低碳发展;
四是促进石化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由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
五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形成行业创新发展新动力。

赵俊贵介绍,石化联合会将重点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推动“互联网+”应用这一主线,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行业大数据平台,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筹备成立行业两化融合组织机构,构建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三是研究建立智能工厂应用体系,指导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四是实施两化融合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交流机制;五是积极做好“互联网+”的宣传和应用推广活动。
大会同期发布了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课题研究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石化行业智能工厂的架构体系,对智能工厂的概念、应用范围、发展目标、构成要素以及智能工厂的发展阶段和路线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如何通过智能工厂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能创造多种商业价值
在会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刘希俭做了题为“持续提升信息化价值的思考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刘希俭介绍,作为当今世界技术进步的典型代表,信息技术用少数投入就能获得更多的产出、产生更大的收益,属于一种少有的能够取得“以少博多”效果的资源。微观层面,信息化能够大幅提升传统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此外,信息化还能够创造新的企业商业模式,能够大幅提升安全环保以及节能管理水平,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有力抓手。信息化的建设方法、建设过程、建成后的应用,都能创造巨大价值。
兰州石化利用信息系统优化电力运行,每年节省电费2000万元,利用信息手段减少高危装置现场人员、减少人工误操作。有了信息系统,现场不需要那么多人,降低了安全风险。通过对危险源、排污口、耗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环保节能管理水平。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