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让普通人住进一栋3D打印的建筑还要多久?

ainet.cn   2016年03月28日

  3D打印建筑技术仍停留于样板房的试制阶段,标准缺失是产业化层面难以突破的关键之一。

 

  3D打印建筑的概念看起来很美,但距离大规模产业化仍有相当距离。

  在2014年宣布试制出全球首座3D打印建筑后,一家名为盈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盈创科技)的中国企业开始为建筑业界所熟知。

  顾名思义,这座房屋是用3D打印机“打印”而成的。由改良水泥混合玻璃纤维制成的材料,构成了3D打印机所使用的“油墨”。这些“油墨”将房屋的墙体等结构从下至上打印成型,并吊装拼接成一座建筑,其过程与奶油蛋糕裱花边有些类似。而打印机“打印”的主要是房屋外壳部分,负责承重的主体结构并不包括在内。

  去年1月,盈创科技董事长马义和曾表示,希望在三年内完成3D打印技术在建筑产业的普及。当时,这家公司还在苏州展示了一幢用3D打印技术建造的六层小楼,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发明。

  而这家公司推广3D打印技术的最新举措,是寻找政府及企业的投资支持,在内蒙古包头等12座城市设立3D打印工厂,就近为各地“打印”建筑。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这家公司已经将3D打印的样板间造到了国外,位于迪拜的办公楼以及米兰世博会的展览馆都采用了这项新技术。而该技术的发明者马义和还计划今年在苏州修建一幢101米高的3D打印建筑,以突破原先的层高纪录。他还在尝试“打印”房屋之外的其他建筑体,比如城市污水井,化粪池等。

  3D打印建筑被认为能节省建材和费用,并减少房屋建造的时间。不过,这项新技术目前仍主要停留于样板房的试制阶段。产业化层面难以突破的关键在于标准缺失。3D打印建筑目前没有专业的规范,在设计建造时只能参考相近的结构和外观建筑标准。而业内的共识是,相应规范的出台才能成就该技术未来的大规模普及。

  去年起,国有的大型建筑公司中铁二十四局开始与盈创科技合作3D打印建筑。后者拥有3D打印建筑的技术,但并不具备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能力。中铁二十四局房建事业部副总经理李云辉表示,目前正在就3D打印的建筑和部件进行测试数据积累,以配合未来标准的编制。在他看来,3D打印建筑的标准出台仍然需要时间。

  而在推广3D打印建筑的同时,马义和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如何让所在的公司尽快结束持续多年的亏损。

  2014年,建筑装饰行业龙头之一的亚夏股份()以1.5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盈创科技26%股权,马义和持有剩余的74%股份。

  根据亚夏股份的公告,以3D打印建筑部件为主营业务的盈创科技,自2013年以来持续亏损。2013年-2014年公司的亏损额总计5970万元。去年上半年,这家企业再度亏损124.8万元。马义和对此的解释是,研发投入过大造成了盈创科技的亏损。

  被问及所执掌的公司何时能够扭亏时,马义和在3月27日告诉记者,盈创科技目前新接到了不少3D打印建筑的订单,今年可以实现盈利。

(转载)

标签:3D打印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