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

可穿戴设备面临的核心问题:采集不到关键数据

ainet.cn   2017年02月20日

  引言: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公司都在做可穿戴设备,但大部分产品一个共有的问题就是采集的数据并不能满足临床医疗要求的精准度级别。

 

  VivaLnk是硅谷的一家医疗创业公司,创始人李江博士是94年公派到美国的留学生,在威斯康星读了博士之后开始了自己的“硅谷之旅”。98年来到硅谷的他首先供职于AMD和另外一家创业公司,两年前他创办了VivaLnk。虎嗅不久前拜访了李博士,和他简单聊了聊目前的数字医疗市场。

  忆苦思甜的李博士跟虎嗅先是感叹了一番如今到美国上学的中国人是越来越有钱、条件越来越好。之后他就拿着该公司的主要产品 Fever Scout,和我们讲起了“数字医疗”。数字医疗 (Digital Health) 是一个很重要的创业方向,李博士的想法是,从前端开始做,也就是人体医疗数据的采集开始,之后再做数据的存储、分析等等。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公司都在做可穿戴设备或者家用医疗设备,李博士认为,大部分产品一个共有的问题就是采集的数据并不能满足临床医疗要求的精准度级别。

  于是VivaLnk开发了一种名为“电子皮肤” (eSkin) 的柔性传感器生产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很薄的柔性电路,里面有线圈,可以附着在人体需要传感器接触的位置。“只有把传感器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搜集到医疗精准度的数据,腕式设备达不到这些要求。”

  “因为是要给医生诊断用所以不能像玩具一样,比如类似你今天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这种。”李博士在谈到可穿戴设备 (尤其是智能手表) 搜集的人体数据时这样说,“医生受到的训练也是看专业数据。其他之外的数据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意义。现在绝大多数所谓的智能设备都达不到这个要求。其中一个很大问题,比如腕表这些设备,都是贴在手腕上的,这个传感器的位置是有问题的。”

  在李博士看来,是否具有临床价值,才是智能医疗设备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这些设备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采集来很多的数据,但是医院里面都不知道怎么用。没有临床价值的数据对医生来说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即便是最先进的Apple Watch现在也不敢做医疗设备的FDA认证。”

(转载)

标签:可穿戴 数据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