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工信部: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重复建设问题

ainet.cn   2017年05月23日

  引言:关于机器人产业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工信部的高度重视,确实存在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

 

  日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相关问题的记者会上表示,关于机器人产业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工信部的高度重视,确实存在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

  这种担忧绝非危言耸听。实际上,光伏产业、LED照明等产业早已遭遇过产能过剩且偏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为什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会陷入这样的窘境呢?技术难题突破需要时间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这种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表象的背后,仍有产业转型考核指标“简单粗暴”及政策红利被滥用等问题。

  在产业升级的潮流下,在新经济、新动能俨然成为政绩最大亮点的评价体系下,新兴产业一哄而上。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新经济的区域规划并未经过谨慎的市场调研、当地优势资源分析、各省市各地区之间的规划交流、合理的风险测评,就直接转化为了具体的建设和生产。与新经济占比上升的漂亮成绩单相伴相生的,就是部分行业过热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可以说,这种为了结构转型、产业升级而推动的新经济与以前一味追求GDP的做法并无本质区别,甚至有拔苗助长之嫌。

  正如此前光伏产业在发展高峰时期,曾有28个省市把光伏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至少280个地级市或者工业园区提出了打造千亿元新能源或者光伏产业基地的概念。这导致了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原本发展前景大好的产业陷入了困境,而前期宽松融资带来的后期债务压力也让一些领头企业不堪重负。

  除了重复建设,这种简单粗暴地把转型升级视为“绝对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把“新经济比重增加”视为政绩亮点的思维方式还容易滋生的问题是,部分企业打着新经济的幌子,利用政策红利却并未真正推动技术、模式的升级。据辛国斌介绍,当前在国内的自主品牌中,工业机器人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六轴以上多关节的机器人供给能力相对较低,而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如此,很多企业仅仅停留在初级加工层面,几乎完全延续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

  当然,因噎废食绝不可取。支持新动能、鼓励新动能的思路本身并无问题。正是在政策的鼓励下,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人机协作机器人等高技术含量机器人已经推向市场,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三甲医院已经实现了批量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一些机器人的专有技术,现已在国际上达到了先进水平。

  真正值得重新思考的是支持新动能的方式。改变政绩评定标准、提高政策红利的技术门槛、转变政策优惠的支持方式和时间节点以及产业政策制定时加强区域间的沟通协调等,都是避开“陷阱”、真正成为新动能发展支撑的办法。

(转载)

标签:机器人 工信部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