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细说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ainet.cn   2017年05月31日

 

  第一部分讨论了工业机器人和机器人的特点。然后给出一个自动化的简要总结和机器人区域的先决条件,因为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没有提到过的历史就不能说自动化。

  此后的历史机器人力学(automatons)和早期的步骤描述了工业机器人。最后,机器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讨论。

  首先简要介绍机器人的中心词,以及第一个见解进入与机器人相关的感觉。

  自从机器人时代开始以来,大家对机器人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们有危险吗?他们会偷走我们的工作?我们如何利用它们?

  术语“机器人”存在于几个斯拉夫语中语言和本义是重度单调的工作或奴隶劳动(苦工)。

(左)查理·卓别林在1936年的电影“现代时报”中的齿轮之中。

(右)伍迪·艾伦,伪装成机器人管家,能够避免追求敌对,未来世界,1973年电影“睡眠者”。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很多人也喜欢叫它机械臂,它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它可以接受人类的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的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

  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之后日本使机器人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日本人已经称为世界上工业机器人产量和拥有量最多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生产技术的高度自动化和集成化,工业机器人得以进一步发展,并在这个时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代工业机器人一般指工业上大量试用的可编程机器人及遥控操作机。

  198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装配线上为机器人装备了视觉系统,从而宣告了第二代机器人——感知机器人的问世。(有外部传感器,可进行离线编程,能在传感系统的支持下,具有不同程度感知环境并自行修正程序的功能)

  第三代机器人——自治机器人,正在各国研制和发展,出了具有感知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决策和规划能力,能根据人的命令或按照所处环境自行作出决策规划动作,即按任务编程。

  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工作起步比较晚,从“七五”开始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和研制。

  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前沿,已经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成果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了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时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先后研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转载)

标签:机器人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