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视界,工业新未来。
2019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0月17-19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届时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总裁石安(Ian Shih)将在会上作精彩发言,敬请期待!

石安(Ian Shih)
现任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总裁。他是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首位华裔总裁,全面负责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整体业务。他拥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以及制造业企业管理硕士学位,于2008年加入罗克韦尔自动化,曾先后担任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动力及传动控制业务总监、罗克韦尔自动化MV变频器和IEC LVMCC全球业务经理以及罗克韦尔自动化控制集成(哈尔滨)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安的观点
工业4.0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石安认为,在制造业领域,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现实运营状况调整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在他看来,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日益加剧,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应该先确保自己能生存下来,然后获取盈利空间。而企业在制定未来规划时必须解决现存或者潜在痛点。
智能制造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人力资源短缺是当下制造业企业尤为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在传统制造企业就业。第二个问题是企业的传承,私营企业主在没有接班人的情况下也并不愿将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六七十岁还在掌管公司却无法跟上市场的变化。第三,企业的初衷更为关键,IT融合助燃工业腾飞后,难免滋生浮躁,石安担心:制造业企业借助热门话题炒作,裹挟资本上演融资上市的戏码,摒弃了创立之初设定的规划愿景。
高度同质化、产能过剩、物料成本高企的问题是工业4.0无法解决的。在石安眼中,未来工业市场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向小型化、专业化、智能化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的创新力将扮演愈发关键的角色。“中国有99%的中小微企业,从资本来看大企业占比市场的绝对容量,但是真正改变市场一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并不是从工业2.0、3.0进化成工业4.0就能打败对手。”
企业进入工业4.0需具备四项核心条件
企业在向工业4.0迈进时并不是没有阻碍的,而是要具备几项核心条件。石安指出,首先,数据的来源于底层设备,这就要求底层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次,数据要具有可开放性、可延展性,与消费领域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需要更多的行业know-how和知识的沉淀,帮助用户实现持续的优化;第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供应商的全球化服务能力十分重要;第四,工业4.0和智能制造不是一个元器件或单一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而要将整套系统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整体系统性地解决问题,这点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石安坚信数字化进程、互联企业、工业4.0是工业发展中不可违背的必然趋势,能给现代工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动力;但他同时强调只有找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产品的持续创新力,才能具备差异化优势,获得规模效益。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