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清华音乐圈里的创新大咖、乐队主唱HuHu带着琴声和梦想来到了一家有着近200年历史的企业。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群和她一样的数据“挖矿人”,共同开启了用新兴技术解码“01”背后秘密的创新之旅。
6年前,来自环保圈的蔡璐平开始在施耐德电气探索用数字化手段降低碳排放的可能,现在他在打造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工具,来帮助企业客户实现运营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语言处理、算法、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学习、知识图谱、AR、VR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大日常”。
将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兴技术与传统的工业和配电场景相结合,从大数据中挖掘价值,并带来能效、运维、设备资产可用性和人员效率的提升,是他们的“小目标”。

目标一:要省钱省力
Huhu本名韩铮,在施耐德电气数字化服务部负责中低压配电相关的数字化产品研发和管理。有着建筑节能咨询背景的她从入职开始,就加入了施耐德电气首个本土数字化创新孵化项目——用云端应用的方式,打造出一个整合应用、分析与服务的能效管理平台。
成果——EcoStruxure™云能效楼宇顾问
Huhu与团队成员一起将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设施优化管理、测量与验证等核心功能模块相融合,在存储和展示能源信息的基础上,来预测智能指标、诊断能源效率,并给出分析建议,从而帮助用户找到能效盲点,制定有效的节能策略。
这便是后来广泛应用于楼宇建筑节能的EcoStruxure云能效楼宇顾问。
云能效楼宇顾问提供了远程托管运营方式,用户不需大量的一次性现场设备投入和后续的系统维护资源,投资成本节省可达70%,同时缩短了项目执行周期并减少系统占地空间,效率提升可达50%。
随着实际应用的增加,云能效楼宇顾问的迭代也越来越快。当传统数据库越来越无法满足关系复杂的数据处理,团队同事引入“AI+知识图谱”的图数据库来存储和分析数据。这项技术让云能效楼宇顾问如虎添翼,为应用了云能效楼宇顾问的太古地产出具更为直观的报告。彼时,云能效已经能够做到每两周一次迭代。

目标二:拒绝水土不服
打造一款以电气资产健康为主题,针对中国市场运维特点而打造,基于云平台的电气资产健康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产品,旨在全面保障电气资产安全健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数字化主动运维。
成果——千里眼资产顾问
千里眼资产顾问,在数字化团队的努力下于2018年正式推出。

电气资产的安全稳定对于工业、商用建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领域都意味着成本和效益。千里眼资产顾问能够在电气资产运营阶段为客户平均节省能源成本28%、设备可靠性提升22%、维护成本优化28%。

“能做到这些,就是把很多施耐德电气业务专家脑子里‘知识精华’,通过机器学习、AI、逻辑判断等技术手段沉淀到千里眼资产顾问的算法库里,”Huhu介绍道。
“以前可能需要几位专家几周的时间才能生成报告,而现在几分钟就能完成,数据经过平台的算法一键生成报告。专家顾问基于此,分分钟即可提供意见建议。”
千里眼资产顾问的创新应用还有包括视觉识别。
在国内,很多已安装的电气设备并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它们散落在成千上万的建筑里。有了视频识别或者视觉识别技术,就可以把设备铭牌拍摄下来,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设备信息,它的额定电压电流等,并自动录入到数据库,完全不需要人工。“这是很小的应用,也并非多么高端的技术,但是在特定的场景完美地解决了特定的问题。”Huhu补充道。
目标三:做好贴身管家
研究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企业降低碳排放的蔡璐平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装备制造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提供商,而是要对资产全生命周期负责。蔡璐平与团队同事清楚地知道,这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全面支撑。
成果——EcoStruxure 机器顾问
2017年施耐德电气发布了全新的EcoStruxure 机器顾问,这是一款基于云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它使机器制造商能够连接任何生产现场的任何已安装机器,以获取更多实时数据,并上传至云端,使用Web和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组态、分析和可视化,从而为机器操作员提供数字化服务,以便在机器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数据管理。
“机器顾问,是工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贴身管家,”蔡璐平介绍说,“它可不只是跟上数字化潮流这么简单,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才是机器顾问的最终诉求。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客户个性定制、提升用户体验都是机器顾问的强项。”农化包装机械全案服务商江苏金旺依靠机器顾问实现了“智能服务”转型,整体服务效率提升超过35%,成本降低超过30%。

写在最后
起步于暖通领域的HuHu、研究CO2的蔡璐平,都汇聚在一个为有梦想的人而搭建的“数字化舞台”上,在施耐德电气数字化创新团队中,与更多的数字化人才一起将创新技术与应用场景相匹配,让原本沉默的数据开始说话,为企业创造价值。
拥抱数字化,赋能产能和效率来应对全球竞争的激流中,施耐德电气正期待着与您一起开启全新的征程。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