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复工复产“新基建”提速 人工智能能做什么

ainet.cn   2020年06月02日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同时也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难得的新机遇。”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二期前沿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格外耀眼,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新的需求和创新因素破土而出,作为“新基建”几大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能否为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开出科技良方?

  在李国杰看来,疫情期间表现较好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例如无接触自动测体温,疫情追踪、摸底排查中计算机与居民的自动问答等,大多是过去有较多数据积累的应用场景,而对传播扩散途径检测、病毒源头的追溯等,由于缺少足够多的已标注数据,效果就差一些。

  李国杰说,这次疫情中,智能产品在用户群体中赢得了更多信任,人工智能给各行业的“赋能”作用开始显现,人工智能应用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终身会士蔡自兴则认为,人工智能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创建智能经济新形态等方面潜力巨大,对5G基站建设、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还会为很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础。

  “‘新基建’提速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为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奠定坚实基础。”蔡自兴说。

  但在这一过程中,被誉为人工智能“三驾马车”——算法、算力、数据到了疲软的时刻,深度学习在工业界还在靠大数据和大算力等勉力支撑。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山世光说:“人工智能能力的升级,必须依赖人工智能方法论的升级。”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应用上,公众期待很高,然而,“理想”与“现实”还是有一定距离。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修全认为,公共人工智能算力、开放平台、知识中心等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助力技术落地、加速技术突破之外,也应在促进不同群体共享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改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创新条件,改进欠发达地区智能化基础设施,才能使智能化变革走向包容发展、共享发展”。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彭思龙说:“如何让中低端的传统行业,以最低的代价实现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可能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

(转载)

标签:人工智能 新基建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