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

RFID传感器标签在物流业中有什么优势?

ainet.cn   2020年11月06日

  物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在“互联网+”、“工业4.0”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物流业供应链也迎来了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新契机。

  眼下,我国的数智化供应链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用数字化、智能化来改造供应链,打造新的物流供应链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的重要战略。伴随互联网电商推动和制造业工业革命4.0,物流企业如今正积极构建自己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式,在为消费者提供良好购物的体验的同时,也积极打造引入新技术和新平台。

  其实,共享整个供应链中的信息,使企业能够准确预测存货短缺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补货以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任何延误,自始至终确保计划和执行的同步。通过供应链的协同,企业能够降低库存的规模、缩短投资的回报周期、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快公司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RFID传感标签能将信息传递给一定距离内的射频读写器,使仓库和车间不再需要使用手持条形码读卡器对元器件和在制品进行逐个扫描条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漏的发生,并大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可以看到,RFID传感器标签在这类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包括自动识别、数据安全、自动监控等等。当然,这只是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湿度、压力、灯光显示等等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帮助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集成有这些功能的RFID包装,可以为可视物流提供更多的可能。

  传统供应链的特点是信息孤岛和非实时信息交换,很难实现供应链透明化和可视化。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加入,传统的串行“链状”供应链体系向并行的“网状”数字化供应链转变,可实现在库、在途、在生产货物的实时可视化,从而不断优化改进现有供应链体系。

  RFID传感平台与资金端结合后,通过互联互通平台可以提供产业上下游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真实交易数据,并确保了资金的回笼,形成封闭的运行。打通资金融通、资源需求,打造一个交易数据的平台、物流服务的平台和库存服务的平台,实现现代物流与现在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也是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归根结底,RFID传感标签能将信息传递给10英尺范围内的射频读写器上,使仓库和车间不再需要使用手持条形码读卡器对元器件和在制品进行逐个扫描条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漏的发生,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就冷链物流而言,伴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业进入新的阶段,未来冷链物流的发展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行业监管趋严、现代技术的深入应用和绿色发展,将成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推动冷链物流转型升级,也是促进整个物流产业实现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从整个供应链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眼下整个供应链基础设施正从商品供应链扩展到服务供应链,并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能供应链新阶段,社会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再过几年,物流供应链管理有望开启透明化、安全化新模式。

(转载)

标签:RFID传感器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