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组织的第三批乡村医生三甲医院进修在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举行。本次共有10位来自云南、安徽、青海、西藏、山西等地的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院长在这里进行为期2周的进修学习。进修培训内容覆盖到了中医科、康复科、普外科、管理科等多个科室的不同医疗项目,村医及院长们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向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进行学习。
此次的10名村医和院长是“健康中国2020十大暖心乡村医生及乡镇卫生院院长” 荣誉获得者,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每年都会为“暖心村医”、“暖心院长”免费提供三甲医院的进修机会,旨在通过进修培训的方式提高中国基层健康医疗水平,切实帮助降低因病致病、返贫率,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拿到结业证书的乡村医生们
加强培训是提高乡村医生
业务技能水平的必然要求
乡村医生是我国基层卫生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守护我国亿万农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要求乡村医生有知识、有技能,是全科医生,但由于我国农村医护人员短缺、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比例严重失调,乡村医生自身知识与技术水平所限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人员结构偏老、业务水平滞后的现象。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是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技能水平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
村医贾新平每天都要仔细梳理几遍自己的笔记,他对这次学习很认真,每天总是很早就在走廊上等候。贾新平是山西省大宁县太古乡太古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他从医已有三十余年,对乡村基层的医疗状况深有感触。
他非常珍惜这次来佛山进修的机会,对于村医来说,每一次进修都意味着可以给村民们的身体健康套上一个“金钟罩”。

日常为村民看病的贾新平
我这次学到了更多内外科常见病的处理方法,村里人要是有一些什么小外伤的话我就先能给处理了。以前村里有一个病人被蜜蜂蛰了,我当时去的时候他呼吸道已经肿得堵塞住昏迷过去了。送到城里去得要一个多小时,那肯定来不及,我就在村里卫生所马上给他用了抗过敏的药,这样先过了第一关处理掉这个急症,再送到大医院,也是多争取一些时间。

贾新平正在为进手术室做准备
两周的学习时间,贾新平选择在急诊科跟一位专家学习一周,剩下的一周在普通外科学习。由于年龄偏大,普通话讲得不好,贾新平特意准备了个小本子,每天学到的知识点都记在本子上,晚上回去再温习一遍,有疑惑的地方,第二天再向带教老师请教。
当兵出身的贾医生说,虽然自己挣不到什么钱,但是多年来村里人都对他很认可,能让大家平平安安的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也就知足了。不让老百姓把小病拖成大病,不能让花小钱变成最后要去花大钱,能把在这里学到知识技术用到以后给大家看病上,这就是给他守护着的254户村民最大的实惠。
观摩+实操,
确保完全掌握技术
对于村医担心培训节奏快,内容难消化的问题,这次进修安排以观摩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村医们在学习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向指导老师请教,确保可以完全掌握这些技术。
“打火机村医”李玉忠也参加了这次进修,49岁的李玉忠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攀枝花乡碧播村,从医13年,李玉忠的电话从来没关过机,因为在关键时刻,他的电话号码能救命。李玉忠给不少老人留过自己的电话号码,老人们常常把纸片放在兜里,总容易遗忘丢失。

骑马出诊的李玉忠

每个村民都有一个印有李玉忠电话号码的打火机
李玉忠干脆定做了一批打火机,上面印着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来看病的老人就送一只。从此,“打火机医生”李玉忠的名字在方圆百里家喻户晓。碧播村588户村民2712人的基本医疗,都担负在李玉忠一人的肩上。
云南山区湿气大,颈椎病、腰椎病、风湿病人比较多,李玉忠也希望利用这次机会能多学一些推拿和针灸技术,回去为村民服务。
带教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李玉忠担心自己会忘记,用手机记录下全过程
这次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我可以一边观摩一边实操,在以前的基础上加强掌握了康复科相关知识,比如针灸、浮针、点刺、温针、盐灸、埋线疗法、药熏、按摩的基本技巧、对病人的各种沟通交流等,同时带教老师也纠正了我对面瘫患者治疗的误区。那些尖端仪器啥的其实我们村子里也不怎么用到,还是推拿、针灸这些康复技术最实用,村民们现在对这方面的需求也很大。
培训方式多样化,
精准赋能乡村医生
基层医生的这些问题,正是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想要解决的问题。这次组织获奖村医进修学习,是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希望通过表彰、激励的方式,提升村医群体的社会荣誉感,通过进修培训的方式提高中国基层健康医疗水平,切实帮助降低因病致病、返贫率,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乡村医生”项目每年为覆盖的70个县的乡村医生开通量身定制的线上培训课程,并在每个县至少举办两场线下培训、开展至少一场义诊。未来,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将把小班制培训模式推广到全国70个项目帮扶县,结合当地特色,提供“大班+小班”的个性化乡村医生培训方案,精准赋能乡村医生,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守护中国基层健康。
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于2017年12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由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正式发起。项目致力于为中国农村150万乡村医生群体服务,通过为贫困地区培养并留住合格乡村医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可及性,从而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本项目围绕守护村医、赋能村医与激励村医三大方向,通过驻点扶贫方式,开展系列帮扶行动。
乡村医生项目开展三年以来,已覆盖到了全国15个省市的70个国家级贫困县,守护着22192名基层乡村医生和1114480名贫困百姓。截止至2020年9月,乡村医生项目已组织开展了77场培训,受训村医超过17557人;为村医发放意外保险单21313份,总保障额超23.444亿元,重疾险保单12261份,总保障额超12.261亿元;助力326名村医考取“乡村医生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书;与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合作,通过村医走访、驻点队员联络、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配捐,已有186例大病患者获得救助;完成了298间村智慧卫生室升级改造,捐赠相关设备、药品600余万元;奖励了40名“暖心乡村医生”和“暖心乡镇卫生院院长”,在致敬暖心医生的同时,使全社会能对村医群体投入更多的关怀与关注。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