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电气化,低碳化,分散化,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正在发生着转型。作为原始设备制造商的OEM行业也在跟随趋势发生着转变。
2019年以配电行业OEM市场为例,其规模为229亿元,电源行业,大型设备都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增速预计从9%下滑至2.8%不过始终还是增量市场,有增无减。
配电OEM行业的发展态势

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低压业务市场部副总裁张帆
在长沙举办的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低压业务市场部副总裁张帆向媒体分析了其中的各中原因,从近两年的预测报告来看,医疗设备和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年复合增长规模已达到了20%以上,这很大一部分影响来自于新基建,和今年的特殊情况,但考虑到施耐德电气行业特点和技术擅长,规划于集中发力甄选后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数据中心,盾构机,柴油发电机,电子厂房设备,医疗设备。

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低压业务、行业市场负责人赵天意
除了柴发,可以看出其余四个行业基本都来自于用电侧。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低压业务、行业市场负责人赵天意表示,虽然OEM和新基建所涵盖的内容交叉性很强,但其中包括的充电桩等内容,并没有完全列为配电OEM的发力点,主要借鉴目前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进行判断。
五大行业全部面向目前终端的高水准要求,与施耐德电气自身价值体系形成互相依存,强调设备制造要安全可靠,强调通过自身在能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积累提升运营效率,以帮助业主提升行业竞争力。
施耐德电气一般比较看重合作伙伴的行业领导力和前瞻性需求,希望能够通过相互彼此的交流与合作,领导行业发展与前进。在合作过程中与OEM厂商形成更加精准的开发模式,形成从点到面地逐步解决行业痛点难题。
依托EcoStruxure配电行业解决方案,实现设备的互通互联
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是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会根据行业的不同有一定的定制和变化。第一层是架构的基础层铺设互联互通的产品,实现数据采集的无障碍,从低压,中压到UPS,再到工业控制,全面覆盖。
第二层是边缘控制软件,从底层抓取上来的数据由此进行分析整理。用户可以看到设备的各个部位的开合状态,也能看到能耗的高低,哪块运行有风险,给客户提供很有利的一个依据。第三层是决策层,通过AI技术和施耐德电气行业经验,将帮助客户制定各种策略,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提醒客户适当维护。

施耐德电气配电OEM全国销售经理张慧亮
施耐德电气配电OEM全国销售经理张慧亮介绍,这两年客户的需求和前两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往作为设备制造厂商,更看重的是元器件的成本和性能。但是随着设备制造厂商专业性的不断提升,需要对现有设备和产线不断升级改造。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制造商的设备可能行销于海外市场,如果能够在这些输出的设备上实现远程维护,提供精准的数据和故障预判,就会为项目节约很多。
同时,EcoStruxure架构非常灵活,可以轻松实现定制化,客户可以在基础架构形成的基础上,成本只增加5%,就能获取大量新功能。如果需要更加全面的功能则需要提供更高级,那么可能成本只增加15%,这样客户就不需要一次性增加太多的负担。
以五大行业中的电子行业为例,电子工厂一般都会遇到电力设备运行稳定性的问题,电气设备质量不好,会严重影响产品良率。对于配电系统而言,须集中监测提供有效分析,针对高端制造业,生产者可以通过数据到信息的智能方式,来形成了专业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的二者结合。
施耐德电气的EcoStruxure三层架构不仅可以提供互联互通的产品,还可以向上逐层满足客户变化的需求。
共同努力达到1+1>2的效果
做OEM市场其实对于设备制造商本身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依赖程度。 就像前面说到的与行业领导者合作能够共同推进行业前进,张帆表示,合作的初衷是满足客户的高标准要求,但也在催动施耐德电气方案自身不断成熟,自2017年推出新一代EcoStruxure架构,目前该架构仍在继续不断优化和迭代,与设计之初已经有了很大提升。
所以无论是半导体晶元制造,还是数据中心架设,再到隧道盾构机的生产,施耐德电气都拥有非常高的专业性,从母线到VPS,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1+1>2的效果。
张帆表示,施耐德电气最希望的是实现最终两端的握手,业主在现场用电侧,而施耐德电气负责中间的电能质量和数字化的服务,另外一端是OEM设备制造厂商。通过三方共同的协力,来为最终的客户进行赋能,在性能最优化的情况下,从采购成本,系统集成,包括设备使用成本上,都能为客户贡献最大的价值。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