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判作文还不够“资格”

ainet.cn   2021年01月04日

  在2020年底举办的2020年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表示,教育领域已成为人工智能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教育体系,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智能教育的核心,是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

  据了解,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开展的个性化学习已覆盖学生超千万。在2020年高考阅卷工作中,已经有9个省针对语文、英语作文等主观性命题引入了机器阅卷。

  不过,大部分教育领域的专家尤其是从事作文教学的专家认为,主观题尤其是作文,不能依赖人工智能进行简单评判,以一套数字化的“标准”去衡量作文水平的方式尚不可取。从事作文教学30多年的特级教师贾丽娟说,作文里包含的情感、思想以及隐喻手法等,仅凭目前的人工智能很难判断其水平高低。她说:“如果利用人工智能去判作文,可能会有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刻意以人工智能判定系统为标准,这就失去了作文考核的意义。”

  目前,人工智能作文批改功能主要由3个核心模块共同实现:评分模块、评语模块和纠错模块。其中,评分的模型框架结合了传统的方法和深度学习的方法,以词、句、篇章作为核心的评分维度;评语模块提供全文评语、词汇推荐、范文推荐;纠错模块提供14个类别的语法错误识别及修正,包括浅层的拼写错误、深层的语法错误等。应该说,这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进步。

  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人工智能判作文目前还仅限于一定的辅助作用。当前的做法是将机器阅卷与人工阅卷结合,当机器与人工阅卷结果分差较大时,机器会将该试卷自动挑选出来交给专家组进行最后判别,从而减少主观评价的差异性,使得主观题的评价更加客观、公平。

  未来,批改作文的很可能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会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教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探索学生兴趣,整合教育资源,根据学生反馈、数据分析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产品,这或许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智能教育实践要注重总结经验、补齐短板,脚踏实地地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挥智能技术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发挥教师在利用智能技术开展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作用,真正提供高质量教育。”刘利民说。

(转载)

标签:人工智能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