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ICT产业与碳中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ainet.cn   2021年05月25日

  随着“碳中和”概念的火爆,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了热门话题。与之相对的,2020 年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简称:ICT)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 2.3%(数据来源: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引领者,在国内,ICT产业的碳排放量更不可小觑。

  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2018 年全国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的总机架数达 204 万个,预计 2020 年、2025 年这些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分别达到 498 万、802 万个。与之对应的能耗增速也增长迅速。根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的数据,中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连续8年增速超12%,2020年总耗电量将达2962亿kWh。

  以ICT产业为代表的的数字科技与碳中和是否存在冲突?

  事实上,从产业数字化、系统变革的角度来看,ICT产业对低碳发展转型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电力部门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发电和供热行业碳排放占比41.6%,电力部门能否成功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

  2020年9月,《雄安新区数字化主动配电网建设方案》出台,方案提到,雄安新区2020年底将初步建成概念型数字化主动配电网,2022年底基本建成示范性数字化主动配电网, 2030年底全面建成规模化数字化主动配电网,雄安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互动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数字化主动配电网这一概念由此被大众熟知。相比传统配电网,数字化主动配电网能够基于配电网信息大数据,对潜在故障缺陷进行提前预判、智能隔离和自动恢复,极大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通过对能量的优化配置,减少电能损耗,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的接入能力。

  2、交通部门

  交通部门碳排放持续增长,脱碳力度亟需加强、结构优化、电气化、氢能、生物质燃料等是实现交通减排的可能技术路线。

  除了原材料上的替换,例如“纯电驱动”产业路线的制定、政策补贴及汽车限购政策之外,出行领域的数字化也将有助于碳中和的实现。

  城际轨交中的车、站、路的数字化除了能促进各个维度的降耗提效外,也能在综合调控方面,如何将车、路、站这三个元素进行汇聚融合、协同联动,形成多层级的纵深防御、主动防护、综合防范体系,进一步减低碳排放量。

  3、工业部门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的研究,2016 年工业过程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和因工业部门使用电力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占比达 24.2%。

  ICT产业带动下兴起的工业互联网能够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通信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员工、工厂、仓库、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起来,共享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使其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减少碳排放量。

  4、建筑部门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2019)的预测,中国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将继续增加,达到峰值时间预计为 2039 年前后,比全国整体实现碳达峰的时间预计晚 9 年。

  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可以将占据碳排放大头的钢材、水泥等建材,则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智能控制方式,进行进一步脱碳,使其更环保。

  5、农业部门

  根据 Poore 和 Nemecek(2018)测算,食品全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排放量的 26%。而根据 FAO 的保守估计,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将达到 90 亿以上,因此粮食产量至少需要增加 70%才能养活全部人口。

  农业部门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对动、植物生长环境、疾病防控、长势观察、农业机械等方面,可以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

  据 GeSI的研究,ICT 技术在未来十年内有潜力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减排全球碳排放的 20%。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加深,相信这个数据只会有增无减。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何利用好碳中和的东风,进一步降本增效,将会是ICT产业未来的课题。

(转载)

标签:ICT产业 碳中和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