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管理

“碳”路“30·60”,以绿色演奏冬奥主旋律

ainet.cn   2022年02月07日

  如果说2008北京奥运会让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全新的形象,那么2022北京冬奥会就是中国向世界彰显了大国责任的担当。2022北京冬奥会已拉开序幕,“绿色办奥”理念贯穿其中,众多绿色低碳成果向世界彰显了我国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决心,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起到创先示范作用。北京冬奥会不只是一项关于冰雪项目的重大国际性赛事,也是我国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的世界级“绿色低碳”示范工程。

  一、绿色冬奥四大行动:

  以绿为基,完善绿色核算体系。北京冬奥组委在赛事筹办过程、场馆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观众活动三个层面,全面追踪碳轨迹,制定了《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并与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联合研究制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提出了18项碳减排措施和4项碳补偿措施,对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此外,北京冬奥组委以身作则,通过节纸、节水、节电、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等方式,实行低碳办公和运行机制。

  以绿为能,搭建绿色能源体系。北京冬奥会依托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通过搭建绿电交易平台,采用市场化直购绿电方式,三大赛区所有场馆赛时常规用电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国家体育馆等4家2008年奥运遗产场馆和新建的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等成为我国首批使用绿色电力的场馆。

  以绿为要,构建绿色支撑体系。在场馆设计和建设方面,北京冬奥会以节能、节材、低碳产品应用为主要抓手,积极打造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等三个超低能耗示范建筑工程,创新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首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采用承插式、盘扣式脚手架,建成索网结构屋顶,使用再生混凝土等。在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方面,北京冬奥会充分利用智能化交通系统和管理措施,规模化应用纯电动、天然气和氢燃料汽车,完善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对赛时交通运行工作实施统一指挥,提高赛时交通组织、运行和管理能力。

  以绿为媒,探索绿色融合体系。2021年5月7日,北京冬奥组委召开碳中和论证会,针对北京冬奥会碳排放核算方法、碳减排措施及成效、碳中和工作路径等问题进行研讨、论证。为抵消北京冬奥会筹办产生的碳排放,北京冬奥组委探索建立碳补偿工作机制,通过实施林业碳汇和涉奥企业赞助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CER)以及面向公众推广碳普惠制等多种形式的碳补偿举措,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

  二、绿色冬奥的“碳”路启示:

  加快完善碳核算体系,提升碳排放基础管理能力。《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的制定为我国碳核算体系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各行业各领域的碳排放总量、机制、方式存在一定差异。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碳核算方法研究,强化核算基础能力,地方主体应尽快建立适合本地的碳排放MRV体系,通过准确把握各行业各领域碳排放环节,摸清碳排放源头,实施碳排放的量化管理,才能实现碳排放精准地测量、监测、统计、核查,为后续双碳路径制定提供必要条件。

  实现多方联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赛时100%新能源供应为我国电力系统低碳发展做出表率。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一步。在具备新能源电力发展条件地区,地方政府、电力主管部门、行业机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应采用多方联动机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开展绿电配套电网及储能设施建设,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建设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

  优化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北京冬奥会赛时基础配套全面绿色化为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打开新视野。地方政府应全面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做好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新建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进纯电动、天然气、氢燃料车辆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城市配送等领域应用,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和处理系统,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工作,打造低碳低能耗示范工程,将绿色低碳循环全面融入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发展工作当中。

  探索布局参与碳汇项目,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北京冬奥会实行的碳补偿工作机制为我国碳交易市场模式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碳汇是碳市场交易的重要调节手段之一。具备条件的地区,地方政府应鼓励本地“两高”企业整合资源积极参与或布局跨区域的林业碳汇、竹林碳汇、海洋碳汇等生态碳汇项目,鼓励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探索开展CCER项目。同时,地方政府应支持金融机构推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普惠等绿色金融产品,通过跨境撮合、投贷联动、政银分担等形式,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之,北京冬奥会从管理机制、要素支撑、设施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起到典范带头作用。北京冬奥会这一世界级绿色低碳示范工程,用行动展现了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用成果诠释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用成绩彰显了世界责任大国的风采。

  作者:赵佳琦 赛迪顾问双碳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

(转载)

标签:冬奥 碳达峰 碳中和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