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管理

四大价值主张看数字化转型怎么转?

ainet.cn   2022年09月30日

IIANews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李敏

 

  放眼全球,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影响最深远的技术转型期,数字化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席卷各个行业。特别是近年来,面对迫在眉睫的减碳需求,以及疫情和国际局势等黑天鹅事件对供应链韧性带来的严峻考验,数字化转型更被视为应对上述挑战的最佳武器。

  “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而另一项调研数据则显示在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50%以上的企业未达转型预期。虽然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必答题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数字化转型怎么转?数字化转型中的少数突围者做对了什么?仍是当下值得探讨的话题。

  近日,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与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联合发布的《驾驭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2》,试图给出一个更具象的答案。据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介绍,该报告汇聚了来自10大门类125家企业高管的实践心得,“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视角,通过近距离洞察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显现的新趋势,探索转型升级现状,为广大制造企业破解难题提供新思路。”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

难在哪儿?数字化转型面临四大挑战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仅有25%的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比例则更低。洞察报告显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50%以上的企业未达转型预期。转型之路的推进,都伴随着来自效率、成本、业务模式和客户需求方面的压力,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制定战略目标,目前已制定转型战略并展开行动的企业仅占50%。

  二是挖掘实施场景,90%的受访高管认同数字化转型要找准切入点,但由于场景众多且经验匮乏,企业难以精准聚焦场景。

  三是平衡效率韧性,96%的企业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亟需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响应速度和抗风险能力。

  四是共创创新生态,83%的高管认为数字化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扩展至生态圈。调研发现,领军企业的创新阶段正从开放式创新演进为生态创新,建立与生态伙伴长期互利和深层融合的合作模式。

怎么转?四大价值主张助力转型路径

  所以在数字化浪潮中,那些能够畅享数字化红利,实现营收增长、管理变革,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领军企业一定有其成功的“方法论”。为此,洞察报告通过广泛调研总结,将成功驾驭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实践提炼为四大价值主张:规划先行、场景聚焦、敏捷韧性、生态共赢。

规划先行——既要“低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

  系统的规划是一种预先的演练,不仅可以提早发现问题,还可以从最佳实践中获取经验,

  构建更适合自身的推进方式,并且也能够在遇到变化和困难之时坚持既有方向确保结果达成。顶层规划推进进程中不难发现,领军企业更加注重“抬头看路"——利用规划明确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提升和投资回报;而非领军企业更加注重“低头干活"——企业往往面临更大的短期生存压力,而忽视顶层规划价值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熊宜认为,“纸上谈兵对越小的企业越重要。”因为规划是以最小投资达成最大收益,“调研中有些被访企业反映数字化转型花钱多、投入产出不高。我认为正是因为前期规划阶段的思考不够充分,才造成这样的问题。”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在自身实践和咨询经验的基础上,以寻找方向——锁定收益——对标先进——借力技术——补齐能力为主线,从 “定目标”和 “找路径” 的角度,总结出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的五大基石:战略意图、市场洞察、最佳实践、技术趋势、能力差距。

场景聚焦——数字化转型要以场景驱动

  新技术要真正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融入各行业的生产、运营 场景。洞察报告从制造业企业常见八大场景出发,发现精益生产仍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而碳排放管理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其他场景还包括能源管理,研发设计,业务模式创新,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和服务主动化。

  针对八大场景,洞察报告提出各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确定价值场景,再充分利用软件、硬件、系统和服务资源,实现数字化典型应用。

敏捷韧性——打造主动型供应链是发展方向

  敏捷韧性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重要一环。敏捷韧性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企业与上下游相交节点的供应链,通常是企业受到外部压力时,最先产生问题的环节,也是体现敏捷韧性能力的关键。洞察报告显示,九成以上企业供应链受到疫情影响。打造主动型供应链,提升敏捷韧性是发展的方向。

  “主动型供应链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施耐德电气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也和“灯塔工厂”以及一些领先客户围绕此概念进行探讨。”在熊宜看来,“主动型”包含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在时间上提前预测。很多时候,工厂生产制造的主要矛盾之一是“产销协同”问题。如果供应链是主动性的,就能通过通过数字化能力、先前的经验进行提前预测,从而在供应链端对市场和客户信息做出更更快速响应。

  第二,把供应链当成一个生态圈,一个闭环来协同,特别是对于多批量,小批次的定制化的产品,企业更要主动让供应商和上游供应链根据自身的步调进行变化。

  第三,在生产产能上进行主动协调。当企业产能涉及不同工厂甚至合作伙伴时,企业需要借助数字化对前中后端的协同,例如在原料还没有缺少的时候,供应链就预测到未来几个月的使用量并提前备货。这也是主动型供应链一个典型特点。

生态共赢——数字化转型不能独自前行

  实现数字化转型,任何企业或组织都不能单独完成。数字化转型是场景驱动,需要深入各个应用场景,单靠一家企业很难覆盖每个专业领域,只有通过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覆盖从顶层规划、蓝图设计、架构搭建、软件开发、系统实施、应用交付以及数据分析、优化控制等多种环节,各施所长,高效推动数字化转型。

  据熊宜介绍,施耐德电气从一纵(IT与OT深度融合)、一横(覆盖全生命周期)两个维度不断构建一个覆盖面广、富有活力的数字化生态圈。近年来,施耐德电气举办多届的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大赛,也是生态共赢的一个鲜活的案例。大赛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孵化中小新锐技术企业,共同打造面向行业的新技术解决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智能制造需求,让工业梦想在数字化浪潮下落地。

(转载)

标签:施耐德电气 数字化转型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