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

WAIC嘉宾看点 | 袁明鉴:京东物流全场景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赢

ainet.cn   2023年07月17日

借助物流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物流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是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企业关注的难题。7月8日,2023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论坛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同期举行。论坛以“ ‘智’在新变局”为主题,论坛中,京东物流事业部智能仓储硬件产品部负责人袁明鉴介绍了自研机器人和智能终端在仓储、分拣、配送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进展,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全场景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并提高全环节运营效率,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赢。以下为袁明鉴演讲内容实录:

非常感谢主办方对京东物流的邀请,目前担任京东物流智能仓储硬件方面的业务,我今天分享的是《智能机器人探索与实践》。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目前的一组数字,这是一个大致背景。2022年底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整体规划,提到了中国物流业是一个高速发展过程,202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47.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4.7%,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的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

右边两组数据,2017年到2025年中国劳动人口物流变化,这是根据发改委的数据。我们适龄劳动人口在下降阶段,随着物流业蓬勃发展,对物流劳动力的需求还是在中间上升的,预计到2024年年度出现个交差点,实际上我们的需求是和供给不匹配了。根据发改委公开数据,2022年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62%,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预测至2024年该人口数量会少于物流就业劳动力需求人口,因此劳动短缺必然加剧物流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

在中国物流机器人市场发展情况,从2017年到2023年整体趋势每年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速,预计未来将来一段时间,物流机器人以物流自动化在中国市场还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我们看一下中国物流行业以及京东两个角度看,物流机器人发展的阶段和过程。

在中国物流市场,从7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应用物流自动化。比如说根据公开资料,在1972年中国企业建立了第一座立体库,从90年代前后包括服装、烟草等传统企业开始大规模应用物流自动化,包括软硬件系统等。从简单到复杂在物流自动化有一个飞跃阶段。

从2014年开始,京东建成了首座亚洲1号,在上海嘉定区,这在当初也是一个广泛的报道,相当于一个标志事件,引发了国内电商快递行业的自动化的潮流。

从2014年、2015年至今,一直是物流自动化、物流技术大幅度跨越爆发式增长的一个阶段。这个期间包括机械臂、AGV、AMR等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产品不断涌现,而且有大量中国企业开始出海,开始往欧美、东南亚企业进行产品的售卖。所以,单从国内来看,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千亿级的自动化市场。

再看一下京东物流在期间发展过程。

2007年是京东物流的发展元年,伴随着京东商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我们的刘总决定是自建物流,从2007年开始的。一开始与三通一达没有本质的区别,还是靠纯人工,经过三四年的发展,到2010年开始在内部京东仓、京东物流环节开始探索局部化自动化。因为我是2011年入值京东,当时记得第一个试点2010年到2011年在北京马驹桥仓,这相当于是内部的探索起点。从2012年开始,京东有了自己正规的研发、硬件的工程师团队,开始对输送、交叉带、软件WMS物流方面的软硬件进行整体的研究,然后逐渐积累起来一个自己的自动化经验,开始用于京东内部仓库,实现降本增效。

从京东物流正式开放,到现在为止京东自研的仓储机器人、配套软硬件产品逐步开始都要开放了。除了服务于京东自己系统外,还广泛服务于其他的第三方客户,一直到现在,迄今为止实现的百万级的行业应用。

整体来讲,无论在中国物流市场,还是在京东物流内部,通过机器人的研发、投入等,实现了物流行业和京东内部的降本增效,保证了员工客户的购物体验。

这是京东物流做自研机器人一个产品的全景图,基本上分为四大板块:

第一,仓储机器人。包括视觉系统机械臂、天狼穿梭系统、地狼智能搬运机器人系统。

第二,配送端机器人。包括智能物流快递车、室内楼宇配送机器人、无人机。

第三,分拣机器人。包括直线交叉带、环形交叉带、自动分播墙。

第四,智能终端。包括电子标签、RFID打印机、手持读写设备PDA等。

从2017年建成全球首个无人仓,目前实现了能够在单仓实现全流程的无人化操作进行技术,而且根据历史记录能够在618期间实现单仓130万+的日均订单处理能力。我们利用自己的软硬件技术对外赋能累计交付项目超过300例。

我们对外不是单独推广或者研发产品技术,我们作为一个行业解决方案来进行和客户的合作。比如说,智能仓储解决方案,目前在3C、生物医药都有分行业的解决方案,以机械臂、天狼、地狼为基础,为客户实现科学可靠降本增效。

再比如说,智能配送解决方案。主要因为无人车、无人系统,包括城市社区、公益酒店末端场景的覆盖,打造智能物流的整合方案。

下面结合产品解决方案还有案例,介绍一下京东物流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1.天狼机器人。

我们定义为一款定位于款定位于高密集存储、中高流量的箱式货到人拣选和集货缓存的智能机器人系统。目前已经在电商、工业电子、医药等多个行业打造成功案例。

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两块:

1)拆零拣选。主要应用于电商和快递物流行业。

2)合流缓存。有工业的燃仓料生产环节,它的主要构成就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包括了高达10余米密集穿梭库,里面是穿梭车,两端是用来在穿梭车的体重机,还有拣选工作站,还有配套自研的WCS、WES系统。

这里两个案例:

案例1:在2017年前后做了3C自动化仓,实施之后,能够达到原来纯人工出库销量的5倍,实现了整个3C小件的自动化的出入库功能;

案例2:去年在苏州做了汽车原材料3C行业的原材料仓,目前通过实施也是可以实现客户的数字化环节管理。

2.地狼机器人。

一款潜伏式搬运机器人,可以提供安全、稳定、高效、易用的自动货到人拣搬运功能。构造也很简单,包括了潜伏AGV,包括货架,包括充电桩,实现电商的货到人的拆零拣选,以及与其他自动化设备做上存下捡的应用,以及物料制造业行业的搬运。

两个案例:

案例1:在内部2019年到2020年期间,在拉萨做的京东拉萨仓的自动化仓配中心,搭载了百台地狼AGV,实验了高原自动化的货到人的拣选,实现拉萨式整体京东自营商品次日达的效果。

案例2:在波兰一家零售同行公司做了一个案例,配备了84台地狼AGV,可以实现整个流程的无人化搬运,效率可以提升50%,助力客户实现人力成本的降低是60%。

3.视觉机械臂。基于机器人视觉技术的小件商品拣选以及自动拆码垛的两个场景应用。目前完全是自研的,经过几年积累获得了60余项的专利,包括3D视觉,AI技术等,也是处于一个比较成熟领先的水平。

两个案例:

案例1:昆山有自己的牛奶消费品仓。通过自研机械臂技术,实现了整个商品的自动无人化的拆码垛,累计生产已经超过了40万的商品,替代了原来人工5倍,目前也是比较成熟的应用。

案例2:上海鞋服行业的项目,实现了整个箱体的拆零拣选拣选功能,以及配套搬运机器人,做一个全流程的无人化的入库方案。

4.智能快递车。目前我们的智能快递车基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阶段,目前适用于城市物流末端配送,截止到目前在全国超过600多台车辆在30多座城市进行成熟运行。主要是两款产品:末端配送的智能快递车、楼宇配送的智能机器人。这两款产品都是基于自研自动驾驶技术。

两个案例:

案例1:去年的冬奥会,平均每台车执行任务超过了1400台,用于冬奥会期间各类接驳陪送。

案例2:去年上海移情嗯之期间给新闻各种报道,调用了全国超过110台配送智能快捷车和机器人,实现了上海物资的应急供应,也是给当时的物流解决了比较大的难点。

目前通过从2017年到现在整体能力开放,我们做了天狼、地狼、机械臂、分播墙、智能快递车等各种各样的产品,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对外客户的赋能。

目的是希望在和客户的合作中,从客户工厂、存储、运输、B2C分解、站点配送整个供应链过程中,能够更多更广应用机器人技术,实现整个流程的降本增效。然后在整个产品打造和市场开拓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与各类科研机构、供应商、集成商,共同做产品的合作和研发等,最终实现客户方面的问题解决,最终通过趋势上下游协同碰撞,实现大家的共生共赢。

谢谢大家。

(智能网,根据现场实录整理)

标签:京东物流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