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的源头和核心资料,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种子虽小,种业市场却是块诱人的大蛋糕。全球种子市场规模已超650亿美元。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国家对种业高度重视、持续投入,目前已形成了千亿规模。

中国和世界种业市场规模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种业、Mordor intelligence,制表:陶朗食品
玉米是全球种植量最大的农作物,也是种业的核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玉米单产水平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戴景瑞院士认为,打赢玉米翻身仗,种质资源是第一位的卡脖子。
南美是玉米发源地,种业发达,市场成熟壮大的路上,积攒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玉米种业龙头的制胜武器
乌瓦芬种子公司(Uwafen Seeds)是智利玉米种业龙头企业,专门从事甜玉米种子的培育和相关服务,他们培育的玉米种无菌、不变色、不掺杂其他不良品种,如马齿玉米等。
在成熟市场杀出重围,赢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众多客户,乌瓦芬将陶朗的BSI生物指纹识别技术视为制胜武器:它能“看见”近红外、相机和激光无法识别的生物特征,保障甜玉米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在乌瓦芬种子加工厂经理Alejandro Puentes 看来,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质量标准,但无论哪种标准,准确剔除甜玉米种子中的杂质都是关键。杂质包括马齿玉米和带有镰刀真菌(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易侵染多种作物,造成破坏性减产)的籽粒等。
如果无法精准分选,在培育过程中可能发生污染,也可能造成甜玉米与马齿玉米等其他品种的杂交,影响最终收成,重伤全年的努力和盈利,后果相当严重。
BSI, 捕捉不可见的生物差异
鲜食或冷冻的甜玉米主要供人类食用,而马齿玉米主要用于动物饲料。两者物理特性非常相似,无论是近红外光谱技术、相机技术还是激光技术,都难以精准区分它们,更不用说肉眼了。
此前,乌瓦芬必须先用分选机筛选一道,再用人工进行二道清洗来分离不良种和杂质,这不仅额外增加了成本,交期也无法保障。
为此,今年3月,乌瓦芬引进了陶朗的TOMRA 5C分选机。
这台设备的BSI生物指纹识别技术,帮我们降低了60%的生产成本。刚安装上这台机器,我们的效率就明显提高了。现在,我们不仅能确保加工出高质量的玉米种子,还能缩短交货时间。
— 乌瓦芬种子加工厂经理,Alejandro Puentes
Alejandro Puentes提到的BSI生物指纹识别技术,是陶朗的专利技术。它能发现甜玉米和马齿玉米淀粉含量的不同,并精准捕捉这一信号,发出剔除指令。
淀粉含量等生物特征,其他技术(近红外、相机和激光)根本无法识别。
我们选取了一批样品,样品中含有其他设备未能剔除的马齿玉米。陶朗分选机的效果非常好,甚至超出预期。我们的客户满意度也提高了,它确实厉害!
— 乌瓦芬种子加工厂经理,Alejandro Puentes
种业是农业的核心,也是食品行业的根基。作为钻研分选技术50多年的全球性企业,陶朗不断创新分选技术,帮助食品企业筑牢核心竞争力,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