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经济门户——中国经济网,报道了量道储能产品在珠穆朗玛峰海拔5200米处,超高海拔极端环境下的创新应用案例,点赞量道储能在新能源储能赛道的突破性发展。

中国经济网报道截图
量道储能在新能源储能赛道的突破性发展,靠的是长期坚持自主研发和注重技术创新。
创立于2001年的量道储能,经过20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创新的绿色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用一个个遍布全球的储能创新运用实践,由“量”变走向质变,推进全球“绿色革命”进程,赢得发展新优势。
以创新的绿色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
走进厦门市集美区安仁产业园,量道储能集美智造中心,储能产品智能化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交付海外订单。

储能产品智能化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
在电池模组产线上,机器人自动抓取电芯并放置到上料拉带,自动测试电芯后进行模组堆叠,历经14道标准化生产工序和多重检测后,模组下线。
制作好的模组随后被装入储能柜中,经过100%的产品功能和性能测试,参数预设置,一款可以即插即用的标准化储能产品便生产完成。

精心严密打包产品
产品被精心严密打包后,将从厦门市集美区出发走向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启绿色之旅。
全面的安全技术、稳定的投资收益、智能的数据运维是量道储能的立足之“道”。
深耕电池行业20多年,量道储能具有行业领先的电池管理和能源管理技术,以及先进、成熟的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产品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锂电储能产品自投入市场开始,在7年多的全球运用中零事故,为客户提供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经济价值。

北极圈内的瑞典山区创新运用案例
目前,在全球工商业储能应用上,量道储能产品已部署于珠穆朗玛峰超高海拔、赤道低压区的南美圭亚那矿区、北极圈内的瑞典山区和高盐雾环境的印度尼西亚海岛,直面海拔5200米低温、低氧、大风、强烈太阳辐射的恶劣环境,适应年平均相对湿度90%的热带雨林气候、最低温达-40℃的北极圈极寒环境和高温、高盐雾的强腐蚀海岛环境。
8年平均研发经验、超50%研发人员占比、全国五大研发中心、100多项的自主知识产权、资深研发和设计团队、智能化生产体系……经受住极端环境的考验,靠的是量道储能长期坚持自主研发和注重技术创新。
量道储能以创新的绿色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用卓越的产品力打造储能行业高标准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助力集美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量道储能在新能源储能赛道的突破性发展,是集美区加快推进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根植于这片创业热土之上,依托集美区前瞻性的政策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管家式”服务,量道储能立足国内,服务全球,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积极融入全球新能源产业链,通过国内与海外“2+2”战略,加速企业发展,助力提升集美区新能源产业竞争力。
(来源:量道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