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ANews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不断加剧,减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使命。面对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的激烈交汇,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基础设施成为企业与技术竞相涌入的新赛道。
在市场关注度升温之前,西门子已经在智能基础设施领域长期深耕,通过现实与数字世界的结合,以及覆盖全能源链的数字化、低碳化解决方案,推进行业转型升级。本届碳博会期间,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宣布了“低碳实干家”的全新价值主张,基于切实可行的数字化技术与持续扩容的生态伙伴,为基础设施领域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基因。

“当前,各行各业对绿色低碳转型已达成广泛共识,但是低碳如何落地?怎样真正解决企业的痛点? 转型需要从共识转化为行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表示,“低碳实干家”概念正是西门子贯穿始终的工程师实干文化的延续,用实干让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成为现实。
数字化技术是减碳的“金刚钻”
从设备到产线,从数据中心到园区,看不见的“减碳”机会隐藏在工作生活的缝隙之中,如何让碳有迹可循并实现碳减排,正是数字化技术的价值所在。林斌表示,“数字化技术是实现低碳化重要手段。”而西门子专长的数字化能力正不断延伸到减碳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
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覆盖源网荷储重要环节的数字化和低碳化技术优势,赋能客户在全能源链加速减碳,并依托丰富的软硬件技术产品,实现源网荷储的闭环。例如,西门子助力北京环球供电服务中心营业厅打造“光储直柔”项目,通过部署西门子Smart ECX 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开展源网荷储充以及协调互动的虚拟电厂验证平台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近10%,年节碳量约140吨。西门子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常熟高新区MOBO协同创新产业园,得益于智慧园区管理平台SC Insights X,西门子Smart ECX智慧能碳管理平台等各类能源控制系统的应用,园区应急事件响应速度提升35%,能耗及预期碳排降低45%,实现一座老旧的工业区的华丽蜕变。
面对中国能源管理市场多样化需求应运而生的西门子Smart ECX智慧能碳管理平台,是科技赋能减碳的重要注解。Smart ECX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结合内嵌的能源系统用能模型和业务应用,实现碳数据可视化及分析、碳排放盘查、碳减排规划等功能,建立起节能降碳的数字化底座。
当然,Smart ECX的意义并不止于一个能源透明度的平台,很多企业通过传统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同样的透明度。林斌认为,Smart ECX实现能耗数据看得见、碳排放足迹摸得清之后,西门子丰富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可以让能耗浪费点控得住,能耗管控体系可持续,正如体检之后还能给患者对症下药,积极治疗。“Smart ECX是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可以兼容不同技术、不同品牌,并通过API或者接口支持不同合作伙伴针对各种应用场景进行开发。”可以说,Smart ECX在产品的表象之下,具有无限可能的延展空间。目前,Smart ECX已用于制造业企业、商务大楼、园区和电力运维等场景,其SaaS订阅模式也可助力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在低碳转型道路上提速。

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现场西门子展台
以开放的生态圈激发减碳潜能
西门子深信“实干”不是“单干”。如果说Smart ECX是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那么西门子Xcelerator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则是更广维度的生态圈。依托西门子Xcelerator,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合作伙伴可以在平台上实现信息搜索、供需匹配、采购、销售、社群互动、交流合作及联合创新等实践,从而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容易、更快速、更利于规模化落地。
西门子与生态伙伴的共同实践推动低碳转型发生乘数效应。目前,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携手合作伙伴,聚焦数据中心、电子厂房、智慧园区等高增长行业和创新领域,帮助客户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加速绿色进程。
随着数字化浪潮日益汹涌,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数据中心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又给社会带来严峻的能耗挑战。”林斌表示,西门子拥有完整、专业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向强稳定、高能效、低功耗稳步发展。基于数据中心企业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需求,西门子与行业伙伴深度合作,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低碳标杆项目。以西部大型单体数据中心——重庆腾龙5G巴南产业园为例,西门子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全面的低碳及智能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更长的可运行时间,更智能的运营管理,更高的电能使用效率(PUE)三大核心价值,让数据中心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当减碳加速,各行各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仍是“进行时”。通过可持续的电气化转型,推进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让人们享受更智能、健康、安全的生活,恰是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的关键所在。在林斌看来,“智能基础设施就是可持续基础设施。”而“实干”将成为西门子低碳转型路径上的支点,撬动一个绿色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