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可及性不断提升,基层医疗设备价值5年增长92.6%1。基层在实现设备基本普及的同时,面临人才匮乏、设备不能高效利用的瓶颈。为更好地让设备在基层“跑”起来,我国不断加速医联体建设,接下来资源配置不均衡、合作缺乏创新是亟待解决的挑战。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通知,鼓励推动医联体内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西门子医疗与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提供了新思路。双方基于5G虚拟座舱,一方面实现医联体内的多家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医联体诊疗水平;另一方面帮扶边远地区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本次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的深度合作,为我们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构建的区域医联体远程医疗网络有望成为推动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范式,促进整个医疗体系的均衡发展。”——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数字化业务负责人陈颀潇
高效协作
打造医联体远程诊疗模式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与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多家社区医院共同构成了医联体。他们通过西门子医疗5G虚拟座舱,以“中心医院+社区医院”的联合模式进行影像诊断等远程服务,成功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我们最近通过5G虚拟座舱,对医联体内的多家医院进行了远程扫描指导,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会将该模式应用到更多患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助力分级诊疗的落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
“通过5G虚拟座舱,我们在社区医院随时和医联体上级医院的专家连线学习,并接受检查和诊断的指导,这对我们提升专业诊断能力有很大帮助,也能更好地造福社区患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
在此之前,西门子医疗在远程医疗领域就有布局。创立于2022年的西门子医疗数字指挥中心,有170余名临床应用培训专家实时提供技术指导、应用培训等远程服务,已累计服务超过2万次,服务时长近5万小时。此次与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的合作,亦是将数字指挥中心模式拓展至更多医院的成功实践,以影像专家之力,覆盖远至西藏、近至社区的诊疗指导。
对口支援添新路
优质资源辐射雪域高原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大会上,西门子医疗与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联手,通过5G虚拟座舱,远在数千公里外的西藏江孜县人民医院的CT启动,由会场内的影像医师操作,完成了复杂CT扫描。

自2016年起,浦东人民医院便与西藏江孜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先后有多批援藏医疗队入驻平均海拔约四千米的江孜,开展日常诊疗活动,在给藏区带去先进医疗服务的同时,面临着地广人稀、有限医疗资源难以有效覆盖的挑战。
本次与浦东人民医院的合作,为对口支援提供了新思路。通过5G虚拟座舱,浦东人民医院专家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对江孜县人民医院进行远程摆位指导、扫描序列调控、疑难杂症诊断等,将一线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指数级”下沉至偏远地区,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和服务效率。
这是继2020年西藏阜康医院医生通过5G虚拟座舱,连线千里之外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专家进行CT扫描诊断之后,西门子医疗援藏提升医疗资源可及性的又一举措。
未来,西门子医疗期待与更多医疗机构合作共建,共同推动5G远程医疗技术广泛应用。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千县工程”规划,力求通过先进的技术支持,为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贡献力量。
【数据来源】1. 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
(来源:西门子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