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Indu-Sol:现场层的网络化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ainet.cn   2024年09月26日

IIANews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然经过多年的推进和发展,但很多企业的转型进程仍困在系统里,踟躇不前。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当前有高达70%的数字化转型均已失败告终。那么是什么制约了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度?企业应该如何找准痛点,克服转型挑战?Indu-Sol GmbH CEO René Heidl认为,“现场级的数字化滞后,会严重制约整个工业体系的数字化转型,而OT骨干网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Indu-Sol GmbH CEO René Heidl

锚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难题

Indu-Sol在企业和生产层的数字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部署企业资源规划(ERP)、订单处理、客户关系管理(CRM)等高级应用,并建立高效的IT网络以实现数据交换。在生产层面也引入了诸如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CMMS)、仓库管理、过程控制和工厂可视化等制造执行系统(MES),通过IIT或SCADA网络将其与IT系统连接起来,并在两者之间设立防火墙。然而,现场一级的数字化程度却相对滞后。目前,系统机器控制主要通过PLC来实现,这些PLC大多运行于物理分离的现场总线,与企业层级的IT网络和生产层级的IIT网络并没有直接的连接。这意味着很难直接从现场的传感器和设备中获取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于企业和生产层面的进一步数字化至关重要。

“由于缺乏与现场设备的直接网络连接,企业被迫依赖PLC或边缘网关作为中转站来传输数据,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也对技术资源和人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技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这一瓶颈尤为明显。”René Heidl表示。

建立OT骨干网以及推动现场层的网络化

为了解决现场一级数字化滞后的问题,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和构建整个现场通信的基础设施。René Heidl表示,“建立OT骨干网并推动现场层的网络化是解决当前挑战的关键。”建立一个OT骨干网可以使现场设备和传感器从物理分离的现场总线结构中解放出来,将它们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运行。比如,多个PROFINET可以构成网络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现场总线式的分离结构,这样的转变不仅能够增强数据的获取和传输效率,还能为未来更多的数字化应用奠定基础。

OT骨干网的建立过程还需要培养大量同时具备PLC编程和网络管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将是实现这一转型的中坚力量。然而,企业在这一领域的人力资源相对薄弱,多数工程师仅具备其中一个方向的知识,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构建OT骨干网,不仅能够实现现场一级的网络化,还能打破目前各层级之间的壁垒,实现企业、生产和现场之间的无缝数据交互。最终,这种基础设施的改进将大幅度推动工业数字化的整体进程。

(转载)

标签:Indu-Sol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