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AI数智化浪潮下,机器人“打工”的智能工厂长什么样?

ainet.cn   2024年12月20日

“穹顶之下,一排排机械臂在工作台上快速舞动,移动机器人在空中悬浮穿梭取物举重若轻,位居中央的控制中心仅有一台AI大脑计算调度,全程不需要人类参与……”

这是科幻小说中对未来工厂的描述,如今,随着AI技术和工业自动化加速融合,具身智能让机器人的“智慧”再上新台阶,颇具未来感的“智能工厂”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汽车制造、数码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物流仓储等领域,许多头部企业引入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期望打造一体化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机器人作为智能工厂最主要的“工人”,也在智能化变革大潮中不断进化。
但要想成为“智能工厂”,甚至成为全球顶尖的“灯塔工厂”,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信息传递的数字化、制造决策的智能化,三项能力缺一不可,而每一项能力的突破,都需要大量软件、硬件的底层支持,需要跨产业的技术融合、产品的创新迭代、机器人性能的飞跃。

生产装备自动化

智能工厂的产线中必然少不了自动化装备的身影,随着“中国智造”的东风,制造企业对智能生产工艺变革的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大批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发企业在本土涌现。
智能设备制造商安达智能在流体力学、材料学、光学、图像处理、视觉算法、运动控制等领域积累了17项底层核心技术。
其创新发布的ADA智能平台,搭载数十种不同功能的关键模块,在一个平台内能实现如点胶、涂覆、组装、清洗、锁付、视觉检测多种工艺的快速切换,该平台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能力,有效解决了自动化设备在通用性和柔性上的问题。
又如“软硬兼备”的轩田智能,拥有17年智能制造方案经验,开发了标准化智能装备设备矩阵,以及自研核心工业软件产品,提出“新一代”智能工厂全栈式解决方案,在功率半导体、微系统微组装、3C电子、汽车等智能制造领域,落地了多个标杆数字化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传统制造业长期依赖人工和2D视觉系统,难以满足高精度作业和自动化生产的要求。3D视觉、AI算法技术的进步,让视觉检测、智能控制、作业精度、制造工艺等能力得到极大改进和提升。
视觉检测设备厂商思泰克研发的自动检测设备融合了2D+3D 光源技术、图像处理底层及应用层算法、AI 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通过自动柔性化检测,对缺陷环节精准追溯定位,目前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锂电池、半导体、通信设备、智能控制器等多个电子SMT生产线中,极大加强了生产效率和品控能力。

信息传递数字化

想要实现从单一产线到整体车间的全面智能升级,信息传递的数字化、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生产数据的互通互联是核心能力,这也是AI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技术的主战场。

腾讯云一直走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的前沿,旗下WeMake平台已服务68万家工业企业,覆盖22个工业子行业。

 

在AI赋能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上,腾讯云提出了包括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深度强化学习、生成式对抗网络等一系列算法,为设备提供实时连接和云计算能力,并打造了AI质检、智能视频分析、AI代码助手、数字营销等平台,协助大批企业生产迈入数字化时代。

领志光机电在机器人自动化产线、模拟工厂仿真/监控、非标自动化设备、精密钣金加工领域具备专业研发及系统整合能力。

其研发的工厂模拟仿真系统,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提前布局规划工厂产线,其中虚拟调试功能,可以在虚拟环境编程生成机器人程序,云端验证后下载到本地机器人控制器中,轻松完成预设产线的实际装配,展示了工业数字化“虚实结合”的强大能力。

智控龙头企业和而泰,专注高端智能控制器的创新研发20余年,集成了大模型接入技术、HMI集成语音识别技术、跨平台兼容技术、语音交互集成技术等,将硬件产品通过AI及电子控制等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完成人机交互。

2023年和而泰的智能控制器出货量达1.46亿套,这对生产效能有着极高要求。和而泰采用智能制造云技术,通过PLM、SAP、WMS、MES、OA等系统实现工厂管理和互联互通,在国内的深圳、杭州、青岛,国外如意大利、越南等地分别建设了智能工厂。

在机器人领域,和而泰的控制器零部件用在扫地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等产品中,今年5月和而泰还投资入股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源络科技,开辟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研究。

制造决策智能化

智能工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智能化的魅力不只体现在生产线的提效与可控,在产品制造决策、精细管理、组织方式变革上同样大有裨益。

像鞋服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人机协同合作场景,头部企业也在打造数字工厂探索智能转型。

361°推出了“5G+全连接工厂”规划,通过5G网络将生产设备无缝衔接,完成产线和MES系统的协同,进而打通研发、采购、制造、仓储、物流等环节,这为精益生产提供有效的数据和系统支撑,助力企业精准决策管理。

“白电巨头”奥克斯(AUX)在2017年就投入近30亿落地首个智能工厂,引入自动化设备、智能化生产线以及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可控化、柔性化。

奥克斯旗下“空调未来工厂”实现100%关键设备互联,自动化率达75%以上,生产运营成本降低30%,打通从营销到生产、售后服务的全链条数据链接,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也推动了集团整体的精细管理、组织协同、智能决策变革。

又如在注塑行业,海天塑机集团的注塑机产销量位列全球第一,背后离不开智慧工厂的高效运作与技术迭代创新。

一方面是在产品智能化升级上,其第五代注塑机在能耗、开模、润滑、诊断等系统上融合了大量智能化功能,另一方面,海天智联推出的智慧工厂系统瞄准向“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信息化透明工厂”转型,让管理者有数据支撑,帮助企业更好决策分析与运营,让员工操作更加便捷高效。

工业智能已经在研发、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全环节形成各类智能化场景,未来会有更多与AI技术、视觉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高度融合的智能工厂诞生,掀起传统制造领域的数字变革。

(来源高工机器人)

标签:AI数智化 智能工厂 我要反馈 
泰科电子ECK、ECP系列高压直流接触器白皮书下载
亿万克
专题报道
2025全景工博会
2025全景工博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CIIF”)将于今年9月23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更多]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展播

为了讲述我国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发挥好典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示范作用,提振广大制造业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 [更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将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举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