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一排排机械臂在工作台上快速舞动,移动机器人在空中悬浮穿梭取物举重若轻,位居中央的控制中心仅有一台AI大脑计算调度,全程不需要人类参与……”
生产装备自动化
信息传递数字化
想要实现从单一产线到整体车间的全面智能升级,信息传递的数字化、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生产数据的互通互联是核心能力,这也是AI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技术的主战场。
腾讯云一直走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的前沿,旗下WeMake平台已服务68万家工业企业,覆盖22个工业子行业。
在AI赋能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上,腾讯云提出了包括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深度强化学习、生成式对抗网络等一系列算法,为设备提供实时连接和云计算能力,并打造了AI质检、智能视频分析、AI代码助手、数字营销等平台,协助大批企业生产迈入数字化时代。
领志光机电在机器人自动化产线、模拟工厂仿真/监控、非标自动化设备、精密钣金加工领域具备专业研发及系统整合能力。
其研发的工厂模拟仿真系统,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提前布局规划工厂产线,其中虚拟调试功能,可以在虚拟环境编程生成机器人程序,云端验证后下载到本地机器人控制器中,轻松完成预设产线的实际装配,展示了工业数字化“虚实结合”的强大能力。
智控龙头企业和而泰,专注高端智能控制器的创新研发20余年,集成了大模型接入技术、HMI集成语音识别技术、跨平台兼容技术、语音交互集成技术等,将硬件产品通过AI及电子控制等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完成人机交互。
2023年和而泰的智能控制器出货量达1.46亿套,这对生产效能有着极高要求。和而泰采用智能制造云技术,通过PLM、SAP、WMS、MES、OA等系统实现工厂管理和互联互通,在国内的深圳、杭州、青岛,国外如意大利、越南等地分别建设了智能工厂。
在机器人领域,和而泰的控制器零部件用在扫地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等产品中,今年5月和而泰还投资入股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源络科技,开辟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研究。
制造决策智能化
智能工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智能化的魅力不只体现在生产线的提效与可控,在产品制造决策、精细管理、组织方式变革上同样大有裨益。
像鞋服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人机协同合作场景,头部企业也在打造数字工厂探索智能转型。
361°推出了“5G+全连接工厂”规划,通过5G网络将生产设备无缝衔接,完成产线和MES系统的协同,进而打通研发、采购、制造、仓储、物流等环节,这为精益生产提供有效的数据和系统支撑,助力企业精准决策管理。
“白电巨头”奥克斯(AUX)在2017年就投入近30亿落地首个智能工厂,引入自动化设备、智能化生产线以及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可控化、柔性化。
奥克斯旗下“空调未来工厂”实现100%关键设备互联,自动化率达75%以上,生产运营成本降低30%,打通从营销到生产、售后服务的全链条数据链接,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也推动了集团整体的精细管理、组织协同、智能决策变革。
又如在注塑行业,海天塑机集团的注塑机产销量位列全球第一,背后离不开智慧工厂的高效运作与技术迭代创新。
一方面是在产品智能化升级上,其第五代注塑机在能耗、开模、润滑、诊断等系统上融合了大量智能化功能,另一方面,海天智联推出的智慧工厂系统瞄准向“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信息化透明工厂”转型,让管理者有数据支撑,帮助企业更好决策分析与运营,让员工操作更加便捷高效。
工业智能已经在研发、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全环节形成各类智能化场景,未来会有更多与AI技术、视觉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高度融合的智能工厂诞生,掀起传统制造领域的数字变革。
(来源高工机器人)



